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兵扼重镇——天城

来源:高台县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 作者:陈明 发布时间:2023-11-29 14∶00
字体:【 打印

天城在今高台县西北60多公里处,古时又称镇夷,即今罗城乡天城村。该村北靠酒泉金塔,东北与内蒙额济纳旗毗邻,东接高台,恰在三地交汇处,地势险要,山环水抱,位置十分特殊,在古代具有相当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既是防御外侵的主要边防重地,又是通往北部各地的交通要道,故有“天城锁钥”“龙城古道”之称。

天城地方不大,城廓四里三分。地处偏远,距张掖240里,但在历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春秋战国和秦时,为乌孙人和月氏人游牧之地。西汉初,匈奴南下占据河西,天城为匈奴占领。汉武帝收复河西后,为巩固边防,抗击匈奴,曾向天城大量移民,发展生产,由大将霍去病率兵在天城设防。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汉将赵通拜宣武将领,与乌孙在天城石门山后(今井子沟)与匈奴激战7天7夜,终于取得胜利,斩敌首5000余。战后,奉朝廷旨意,赵通留守天城石峡,他率领民众开荒屯田,修筑烽墩,击败了匈奴的多次进攻。可惜他在一次重要战斗中死于酋兵之手。人们在他生前亲手开挖的水井旁立了一块“甘泉济众”的石碑(在今井子沟旁沙坡上),以作纪念。

宋代,天城为西夏地。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平定河西,于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在天城建置哨马营,属甘肃卫。洪武三十年,哨马营筑城扩建,首设镇夷守御千户所,为军政合一的县级政权,属陕西行都司。到洪武永乐时,镇夷所实驻兵1033名,其中骑兵512名,步兵150名,游兵50名,守望兵321名,减原额190名,又招募兵277名。镇夷所下设百户所12个,百户所下设总旗2个、小旗10个,设有总兵官、都司、游击等职。防御范围东至张家湾界60里接高台,西至桶箍湾界70里接金塔。为加强防务,从石峡口一直筑边墙到高台界。另设有隘口6处,均派兵把守。为防止敌人偷袭,每个隘口前都挖有“坑”;修筑的烽堠有沿边嫩、口外墩、东路墩、西路墩共43墩。这些星罗棋布的烽堠和隘口联成一体,反应迅速,有很强的防卫能力,在当时为抗击外侵,巩固中央政权和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废除卫所制,镇夷并入高台为高台县,镇夷城由绿营兵驻守。自顺治十年至乾隆初年,镇夷驻兵427名,有鸟枪123杆,三眼枪30杆,单眼枪30杆,刀45把。嘉庆以后,由于清王朝军事势力逐渐虚弱,政治、经济日趋腐朽,加之洋人不断入侵,东南战事频繁,镇夷绿营兵开始裁革。到光绪七年时,镇夷只留马兵23名,步兵28名,守望兵26名,马8匹。

民国时,国内军阀混战,各霸一方,民不聊生。为保护城内生命财产,防止土匪偷袭,天城堡训练壮丁50名,农忙时在家务农,闲时受训,遇有检查,则身穿黄褂接受检验。天城在军事防御上的作用已基本失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镇夷改为正义。古老的天城也只留下几座烽墩,一段边墙和镇夷城一角,在向人们叙说着历史的兴衰成败、人世的沧桑悲壮。天城也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遗址众多,黑河小三峡风景宜人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