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检察院深入落实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围绕“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数字检察工作机制,大力应用推广数据模型,以数字赋能助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截至目前,共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23个,成案25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本院在强化整体统筹和细化责任分工上持续发力,始终把数字检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牵引、检察官主办、数字办主推”的工作格局。检察长亲自谋划部署,压紧压实数字检察工作目标责任,定期调度数据模型推广应用情况,专题召开数字检察工作会议,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统筹开展重要数据调取汇聚、重点线索指挥调度工作;以业务部门为主力军,认真学习最高检平台上架模型,引领检察人员树立“大数据+检察履职”检察办案思维,加快推动办案从传统思维向数字模式转变,营造浓厚数字办案氛围;按照“能用尽用”的原则,梳理符合本地实际的应用模型,逐个模型分析研判,协调相关数据,抓实模型应用工作;数字检察办公室做好督导保障,及时了解业务部门模型应用进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每周汇总应用进展情况。
二是聚焦“难点问题”,夯实工作基础。针对检察干警“不会用、不想用”的问题,通过召开院党组会、检委会、部门会,层层传导学习数字检察案例,多层次、多维度进行思维碰撞、头脑风暴,切实提升干警将数字思维主动融入办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参加上级院、同级兄弟院举办的数字模型培训会,向上级院、先进院请教学习,快速提升干警数据模型应用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模型应用数据来源问题,在加强与行政机关协调的同时,通过办案推动信息共享,与民政部门联合签署《信息共享互查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有效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信息互通互查。
三是突出成案效能,提升监督质效。积极与各地先进院沟通衔接,向业务部门梳理推送成效好、适用性高的优质模型;切实将数字检察与正在开展的“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应用涉民生、涉企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8个,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研判,从异常数据中发现执法司法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公共利益保护缺位等监督线索,应用了服刑人员违规领取低保金、未依职权移送执行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大数据赋能个人信息保护等监督模型,通过向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为精准监督、提升质效贡献数字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