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决策部署,高台县财政局立足职能定位,聚焦预算编制、支出管理、绩效评价三个关键环节,系统推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严把预算编制“源头关”,强化资金统筹配置
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从源头上规范财政资金分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全面分析研判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和财政收支状况,科学测算、精准核定预算规模。严格落实“三保”支出优先保障机制,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领域支出。健全项目预算评审机制,对申报项目开展必要性、可行性、效益性“三性”论证,严把项目入库质量关。通过建立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管理制度,确保有限财力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二、严控支出管理“执行关”,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执行经费支出标准和审批程序,重点加强“三公”经费、会议培训等一般性支出管理。完善资金支付全流程监管体系,实时跟踪监控资金流向,防范资金挤占挪用风险。推行公务支出负面清单管理,坚决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支出行为。通过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支出管理制度,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节约型机关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三、严抓绩效评价“问效关”,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绩效目标前置审核,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建立绩效运行“双监控”机制,动态跟踪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通过完善绩效导向的预算分配制度,推动各部门从“要钱花”向“花好钱”转变,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高台县财政局通过系统构建“预算-执行-评价”闭环管理体系,将“过紧日子”要求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推动形成厉行节约、注重绩效的长效机制,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