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财政局巷道财政管理事务中心锚定“服务型财政”建设目标,全体工作人员以“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准则,深耕“服务员、监管员、宣传员”三大角色,将财政工作融入民生肌理,使财政工作更贴心、更高效、惠民生。
一、贴心暖心,当好民生保障“服务员”
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坚持“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工作机制。对惠农补贴资金的审批、发放、公示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规范补贴发放操作程序,不断完善补贴对象基础信息,对社保卡基础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甄别和修改,通过“一卡通”系统落实惠民政策,做到信息准确,动态管理,用“微笑服务”和“高效办理”架起财政惠民“连心桥”,让政策红利直达民生末梢。
二、严管严控,当好财经纪律“监管员”
建立“定岗、定责、定人”责任清单,实现岗位风险点全覆盖;经常性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惠民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进行抽查巡查,资金公示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每笔资金规范有序发放到位,坚决杜绝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发生,严防“微腐败”,守护群众“血汗钱”。
三、多维联动,当好政策落地“宣传员”
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钉群、网站等平台实时推送政策解读、补贴标准及发放进度;线下依托镇村社公示栏、“大喇叭”广播、电子屏、进村入户和集镇活动等形式,开展“政策赶大集”“入户送政策”活动,同步设立监督电话与意见箱,构建“政策透明化、监督常态化”工作格局,以“阳光财政”赢得群众满意,提高群众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
高台县财政局巷道财政管理事务中心通过“三员”角色深度赋能,实现了从“业务型”向“服务型”的职能升级。下一步,将继续以“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精确监管”为抓手,让财政资金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效能,书写新时代民生财政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