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部门动态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高台县“五治融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强战斗堡垒

来源:县委统战部 作者:万丽霞 发布时间:2025-07-02 09∶46
字体:【 打印

近年来,高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擦亮“党建联建、服务连心”工作品牌,实施“同心向党石榴红”基层党组织赋能行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政治引领强根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建强治理“主心骨”,成立社区“大党委”,吸纳辖区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单位参与,成立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乡镇赋能增效、物业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基层智慧治理、乡村治理7个专项工作组,设立“红石榴”工作室,明确“书记领衔、党员包片、全员联动”机制,形成“一核多元”治理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居民家庭教育、等全过程,纳入社区党委理论学习、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依托“红石榴工作室”,通过“书记讲堂”“楼院讲堂”“小板凳微宣讲”等载体,常态化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讲会、报告会等42场次,使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法治保障促公平,织密民族团结法治网。以“家庭和睦、小区和美、社区和谐、社会和顺”的目标,努力建设“新社区、社阵地、新家园、新生活”,让社区治理更富有效率、更具有温度。打造“一站式”法治服务平台,建立“三官一师”进镇、村(社区)机制,积极引导辖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好、热心群众事务、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法律专业人士等发挥自身优势,组建成立“红石榴”调解队,设置“红石榴”调解室,通过“党员带头调解、专业贯穿调解、心系群众调解”和“一月一议,有事随时议”调解机制,用群众语言化解矛盾纠纷43件,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开展“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活动,编排“普法小品”“法治快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民族平等、财产权等条款融入演出,覆盖各族群众2.4万人次。

德治教化润民心,厚植共同体意识精神土壤。积极推行“党建+红石榴”品牌,紧盯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深化“大党委”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制度,常态化开展助老、助学、助残、助医、助业等“五助”活动和送政策、送技能、送健康、送文化等“四送”服务,做靓“管家爷爷、共享奶奶、爱心爸爸、天使妈妈、邻里互助团结、爱心托管课堂”等志愿服务品牌,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十个一”及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千企助千村、党建促振兴”等活动,做靓国有企业“兴农建功党建红”“五心为民 泰宁万家”等品牌,开展互融共建主题活动,推动各族干部群众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至目前,开展各类主题活动76场次,形成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结对子”“手拉手”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情暖百家宴”“七彩聚朝夕”“邻里文化节”“共拍全村福”等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55场次,强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识。

自治协同聚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生态。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服务连心”行动,坚持社区“大党委”引领,全面落实部门单位轮值、议事、联席会议等制度,签订共建协议26份,通过社区搭台,企业、居民、社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策划开展“睦邻文化”“党建联盟实践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盟共建活动18场次,切实将“大党委”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畅通社区需求表达、利益协调渠道,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形成“陈合珍说事”“和事佬调解队”“贵平说事”“和邻月谈”等居民议事协商品牌,共商共议社区治理难题,在沟通协商中积极邀请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等“社区合伙人”积极参与,助力居民达成共识,形成发现问题、议事协商、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智治支撑提效能,打造智慧治理共同体。深化城镇“大党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网格化治理、一键式响应”和乡镇“党建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构建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开发建设智慧社区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和“惠民高台”微信小程序,配置工作指导、预警监测、分析预判、指标评价、一键响应等功能,第一时间将指令精准传达至目标对象,实现“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开发“村情二维码”“请您反映”“帮您办事”“邻里说事”等应用功能,打造“掌上全科办理平台”,推行群众网上点单、平台智能派单、网格员高效落单、居民跟踪查单、群众即时评单“五单”服务机制,实现居民诉求、民生服务码上办、掌上办。各族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反映诉求、上报问题,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社区智慧体”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派单、办理、反馈,实现“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各族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