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部门动态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走村入户的“救助员”

来源:县民政局 作者:张艳玲 郭婷婷 发布时间:2025-07-16 16∶48
字体:【 打印

清晨,城关镇医院西路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刘珊带着笔记本和笔,开启了一天的走访。“最近家里药费支出多不多?孩子上学有没有困难?”每到一户家庭,她都仔细询问生活状况。“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一双铁脚板”,这就是高台县社会救助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些笔记是我们工作的‘指南针’,每一行字都连着群众的冷暖,每解决一件事,就在本子上划个勾,心里才踏实。”刘珊说。社区的张大爷因肾衰竭陷入困境,刘珊立即联系医保部门咨询医疗救助相关报销政策,并协助申请依申请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缓解其医疗负担。考虑到张大爷病情严重,后续透析花费较大,经济来源少,她便协助张大爷提交了低保申请,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压力。

近年来,高台县民政局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管理体系,明确协理员“县聘、镇管、村用”原则,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社会救助协理员,整合民政、综治、网格等资源,实现救助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理员常态化开展民情摸排,精准识别边缘困难群体,同步更新家庭状况变化,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面对复杂的社会救助工作,工作人员不仅是“记录员”,也是“宣传员”,更是“服务员”。在南华镇集中宣传活动中,民政专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讲解社会救助申请流程:“您把困难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准备好,填个表交到村上,剩下的我们帮您办!”他们随时记录着群众疑问和解决办法,关注着群众提交的社会救助申请,确保政策宣传不漏项、群众办事不跑空。

面对突发困难的家庭,“铁脚板”跑出救助“加速度”:镇民政专干接到群众救助申请的那一刻,便与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联动起来,一边快速梳理申请材料、核实家庭情况,一边同步启动审批程序。从信息核对到手续办理,每一个环节都在高效衔接中推进。今年3月份,合黎镇六二村四社村民朱玉翠,突发多器官衰竭,在微信发起了筹资30万元的水滴筹。镇民政专干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与本人联系,为其讲解了临时救助先行救助的政策,同时与民政部门沟通,提交先行救助的申请,县镇同步核实,快速审核确认,仅仅用了3个工作日,就将2.5万元的临时救助资金打入了患者的账号。这份“与时间赛跑”的帮扶,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群众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政策的温度与基层干部的担当,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快速响应中愈发清晰。

今年以来,高台县社会救助工作者累计走访困难家庭6000余户,记录群众需求486条,解决急难问题45件,发放各类救助金4099.18万元。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他们“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为民初心,更是“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从记录需求到精准施策,从走村入户到跟踪问效,从受理申请到审核确认,他们用最朴素的工具、最踏实的脚步、最炽热的真心,织就了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始终与他们同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