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始终坚持“民政爱民 民政为民”的发展思想,把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工作和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坚决做到急难型第一时间救助,困难型多渠道救助,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渡难关,提升其幸福感、安全感。
主动发现,确保民生政策兜得“好”。积极构建“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机制,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时筛查预警潜在困难对象;组织经办人员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深入村(社区)主动摸排因病、因灾、因失业等陷入困境的家庭,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服务”,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触达每一位需要帮扶的群众,让民生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目前,通过“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机制,城乡低保新增486人,退出435人;特困供养动态新增16人,退出34人;动态纳入低保边缘家庭2536人。
核对信息,确保民生保障兜得“准”。建立“线上+线下”双轨核查机制,线上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联动公安、人社、卫健等12个部门,实时比对户籍、就业、医疗等信息,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线下组建核查小组,对申请救助家庭开展“一户一档”实地走访,全面核实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及实际生活困难,杜绝“错救”“漏救”现象,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实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截至6月底,我县共有保障对象6395户10494人,发放金额3279.75万元。其中城市低保1308户2070人,发放金额857.57万元;农村低保4133户7395人,发放金额1830.53万元;特困供养954户1029人,发放金额591.65万元;临时救助1175户2227人,发放金额518.01万元。
精准施策,确保民生兜底兜得“实”。县民政局通过建立困难群众动态档案,精准识别不同群体需求。对特殊困难群体定期开展走访探视,及时掌握生活状况;针对遭遇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简化临时救助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对长期困难家庭,实行“一户一策”跟踪帮扶,动态调整救助措施,确保民生兜底保障精准有效、落到实处。推动民生兜底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长效保障转变。
强化监督,确保民生底线兜得“牢”。构建“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审计”全链条监督体系,通过在高台县人民政府网站实时公示救助对象、资金发放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畅通信访渠道。设置了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由专人接听,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以刚性约束筑牢民生保障防线,确保社会救助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织密扎牢困难群众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