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宣化镇:小布鞋闯出大市场

来源:高台县宣化镇 作者:张玉峰、闫雪丽 发布时间:2021-06-18 14∶36
字体:【 打印

今年50岁的宣化镇台子寺村村民殷慧君,16年来,用传统手艺锥帮纳底,凭着一双灵巧的双手,将小布鞋作坊从乡间搬到县城,靠辛劳和汗水,过上了踏实的日子。

“一年下来,能做七八千双鞋,一双鞋买25块钱,消费群体主要是打工族,最远销到三亚和乌鲁木齐。”殷慧君说。早些年,她在家干农活时发现,传统的麻绳纳底、褙子粘帮的布鞋制作因备料、制作费时费工,已从农耕家庭渐渐淡出,而皮底布鞋因为透气、结实,很受广大农民和打工者喜欢。

2006年,她买了五台电动缝纫机,开始布鞋制作、定制和来料加工,经过多年的打拼,产品远销酒泉、嘉峪关、新疆等地,生意红红火火。在她的布鞋加工兼门市部,笔者看到,货架上各色布鞋琳琅满目,小到幼儿虎头鞋,大到成人皮底鞋。她制作的布鞋主要以皮底布鞋为主,鞋底是成品,但鞋帮全是手工制作的,除了自己制作外,还有6个固定的打褙子、沿鞋口、纳鞋底的老太太定期给她供货。

近几年,由于麻子种植管控严,纳鞋底的主要原料麻皮很紧俏,全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量逐年减少,外地客户的会通过网上购买,主要是孕妇和婴幼儿鞋。殷慧君说:“每年从三月份忙到到九月底,每天能卖三、四十双鞋,有时还有来料加工,关键要把好质量关,信誉好了,回头客也多,一年收入五六万块钱不成问题。”

“自己做鞋太麻烦了,一年穿的鞋都在这里买着哩,干活穿上也舒坦,价格也便宜。”前来买鞋本村的老顾客张环说。据殷慧君介绍,与往年相比,家门口布鞋的需求量明显增多,这与镇上推行“一户一片田”和“祁连快手”劳务新品牌有关,因为她在村里的微信群经常会看到,镇便民服务中心“祁连快手”发布的劳务信息,他们依据农时、农事需求,在微信群或公众号发布用工信息之后,就会有人打电话或到店里购买布鞋,有活干,跑的路多了,鞋的需求量也就大了,就因为在微信群里多看了几眼,殷慧君无意中也成了“祁连快手”的后勤车间,并从中寻到了新的商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