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宣化镇:柴火催旺“农家乐” 小鸡啄开致富门

来源:高台县宣化镇 作者:张玉峰、银万伟 发布时间:2022-04-19 22∶27
字体:【 打印

花开的季节,走进宣化镇高桥村方正宏的“农家乐”土鸡养殖基地,一只只鸡冠似火、毛色发亮的青脚麻土鸡悠闲地踱着方步,时而刨土啄食,时而引颈高歌、追逐嬉戏……

“每年养2000只左右,1000只用于农家乐人来客往,出售1000只,一年下来能收入七八万块钱。”正在用柴火为食客炒鸡的方正宏说。27岁的方正宏,2017年12月从部队复员后,在村里干过文书,当选过村委会副主任。在村里任职时,城里好多人都托他买乡村土鸡,但村里好多家庭因为孩子上学或外出打工等因素,常年居住的人少,养鸡的人更少,谁家有几只鸡,他心里清清楚楚,在帮人买鸡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商机。2018年3月,他尝试散养了100只青脚麻土鸡,饲料是自家的玉米榛或玉米粒,陆续出售时,也仅限于知底的熟人,由于生长期延长,成本高,加上雏鸡舍损,一年下来,还赔了不少。虽然赔了钱,但他却赚了好名声,也赚到了养鸡经验。“家有万贯,出气带毛的不算。养鸡看似简单,实则学问很多,鸡雏要选优,防疫要超前,小鸡喂榛子,大鸡喂包谷,定时喂养很重要,时时看鸡粪颜色变化,听鸡叫声,看鸡冠是否发紫,羽毛有无松乱……”说起养鸡秘诀,方正宏头头是道。

好酒不怕巷子深。掌握了养鸡秘诀,方正宏干脆辞去村上公干,2021年,他把自家商店隔出一半,简单装修后,开起了“农家乐”,“生态放养+绿色喂养”的铁锅炒土鸡、煮土鸡成了他的招牌菜,名声渐远,买鸡的、吃鸡的人也越来越多,“农家乐”的生意也红火了起来。“控制养殖总量,把好饲料关,就能保证鸡肉的品质,乡村的天地很广阔,创业的机会也多。”方正宏的言语中流露出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儿。五年的军旅生涯,也铸就了他刚毅实干的性格,从养鸡到开“农家乐”,他把军人的气质也融入到了养殖创业路。

无独有偶,台子寺村村民王定林也是通过走“鸡”道,踏上致富路的。“三月初进鸡苗,主要有良凤、三黄、青脚麻三个品种,育肥25天后出售。这几天的销售量每天在200只左右,卖到七八月份,就能挣四五万块钱。”台子寺村村民王定林说。他贩雏鸡已经20多年了,当初只贩不育,但好多农户不会搞防疫,雏鸡成活率不高,生意也是平平淡淡。后来,他通过自学防疫知识,从张掖、临泽进到鸡苗后,就先打疫苗,然后保温、育肥、售卖,雏鸡成活率高了,信誉也上去了,每年的贩销量都在两万只以上,他家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近年来,宣化镇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返乡青年发展“五小”产业,农民们通过小庭院、小果园、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小产业,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的路子。目前,全镇从事五小产业的家庭达825户,每年可增加收入67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