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群众文化素养,巷道镇着眼“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上下足功夫,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巧用结合,搭建文明实践阵地。该镇创新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充分利用政务便民服务大厅“人气”优势,为群众提供急救药品、免费茶水、充电寄存等暖心服务,深得办事群众认可。同时,部分村积极添置文化活动用品、科普健身器材等设施,以“乡村大舞台”为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打造孝德文化街、家风家训巷,通过潜移默化培树文明乡风,改变群众思想观念。
精心谋划,引领培树文明乡风。为确保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规范有序开展,该镇结合实际,精心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功能室管理制度、每月活动计划,不断规范功能室运行,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大空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群众中得到广泛宣传,促进了乡村活力不断提升,文明乡风进村入户。
注重实效,丰富文化活动内涵。该镇把理论政策、文明风尚、孝悌礼仪等的宣传弘扬与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庆“三八”纪念表彰大会、“孝德工程”暨新时代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清明节“叙乡情、话家风、谈发展”茶话会、端午节“粽香情暖异乡客·端午共话民族情”联谊晚会等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在增强互动性、感染力中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巩固淳朴民风。
多元融合,增强乡村文化实力。该镇创新性实施“孝德文化铸魂工程”,充分发掘利用殷家桥乡村记忆馆等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太安、红联等村大抓乡村建设有利时机,利用广场围墙、民宅墙壁等载体,采用喷绘、手绘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孝德文化入画入脑入心,在教化群众的同时,增强了乡村文化软实力,增添了“孝德巷道”品牌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