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个农家书屋真方便,有空就去农家书屋看书‘充电’,用知识丰富自己。”在黑泉镇沙沟村农家书屋里,前来看书的村民李三平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书屋内十分整洁,书柜上各种类别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沙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吉鹏正给一旁的群众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他用通俗易懂的方言俗语、土话、家乡话,将“原味精神”和“精辟论断”翻译成群众熟悉的话、群众身边的事,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有收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互动,既谈出党对群众的真挚关怀之情,也碰撞出发家致富的思路火花。“句句讲到我心窝里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们小村子也有了大变化,现在生活越过越好,我打心底里感谢党的恩情呐!”沙沟村村民史多清说道。
在农家书屋里不仅可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还可以学习各类致富技能。“在种植的过程中,有啥不明白的,就到书屋来查阅相关书籍,吸收最新的种植知识。”经营着两个温室大棚的王宝成说起农家书屋赞不绝口。今年第一次尝试种植人生果的他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益于书屋里的一本本“致富经”,各类种植问题迎刃而解,种植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读书用书典型。
“书屋除了供群众读书外,我们还开设‘假期第二课堂’,让寒暑假、周末无人照看的孩子到书屋读书、写作业。”镇江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杨玉琳说道,以前孩子们节假日无人照看,呆家里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现在孩子们都结伴到书屋看书,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知识改变命运,农家书屋不仅成了乡村孩子“充电”的“黄金屋”,群众致富的“加油站”,还让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改善了乡风民俗。“以前晚饭后,不是窝家里看电视,就是串门、打牌,现在陪娃去农家书屋看书的多了,爱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刘吉鹏深有体会地说道。
近年来,黑泉镇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全镇12个农家书屋共有藏书2.1万册。依托公益文化大讲堂、全民阅读、乡村阅读季等多种主题活动,小小的农家书屋已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大粮仓”,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