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幸福美好新高台】巷道镇:孝德文化“软尺” 为社会治理“润色”

来源:巷道镇 作者:田占锋 发布时间:2023-03-20 16∶00
字体:【 打印

传承孝德文明,培育孝道文化,对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高台县巷道镇坚持“德治”先行,以培育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为出发点,以“传家训、立村规、正家风”为主题,紧扣“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总要求,确立“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文化聚力”的德孝文化创建理念,树立“传、树、争、做”四大导向,通过孝德文化铸魂工程,持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婚丧嫁娶新风,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守规则、重礼仪、懂感恩、讲诚信、有责任、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社会治理凝魂聚魄、固本培元。

以“孝德氛围”为依托,为社会治理“润色”。以“孝德讲堂”为载体,组建由老党员、道德模范、村干部等组成的孝德讲堂宣讲团,向村民讲述身边真实发生的孝德故事,让孝德文化浸润人心。依托农家书屋,开设“孝德书籍”专栏,组织青少年读书会,通过诵读孝德经典著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拓宽“孝德文化”教育内涵,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知恩图报、与人为善、孝老爱亲的意识。利用村级广场围墙、民宅墙壁,在太安、红联、殷家桥等村采用喷绘、手绘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打造孝德文化街、家风家训巷、笑脸墙、全家福等,让孝德文化入画入脑入心,通过潜移默化培树文明乡风,改变群众思想观念,奠定了社会治理“基石”。

以“孝德实践”为平台,为社会治理“添翼”。打造“传承孝德·情暖巷道”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围绕传承孝德文化、扶危助困等内容,成立志愿服务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结合传统节庆日,倡导群众做一顿孝心饭、洗一次孝心脚、扫一次孝心院,督促广大群众及时尽孝。今年“冬至”饺子节,镇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包一份饺子、献一份爱心、关爱一户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活动,村委会搭起临时灶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为困难老年人送出爱心饺子,让在家的老人更舒心,让在外工作的子女更安心。同时倡导开展邻里互助活动,让孝德文化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营造“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良好社会风气,让“孝德文化”浸润村社每一个角落,为社会治理培根铸魂。

以“孝德模范”为引领,为社会治理“筑基”。突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孝德工程”、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学、敬、比、赛、夸、评、树”(即学典型、敬老人、比公婆、赛媳妇、夸邻居、评先进、树榜样)等形式, 引导群众对照典型、找差距不足,晒环境卫生、评家庭和睦、讲邻里关系,村社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治安案件逐年减少,群众思想不断转变。今年共评选五星文明户137户、五星文明示范户36户、五星文明标兵户8户,“好老人”“好子女”“好媳妇”12名。以传承孝道、推广孝德、践行孝行为目的,结合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每季度党员群众大会开展孝德大讲堂活动,通过对全镇“孝德工程”“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讲,邀请专业老师对传统孝德经典进行解读,播放与传承孝德文化相关的影视文化作品等方式,让党员群众更深层次受到“仁、义、礼、智、信”等孝德文化的感染,自觉加入到践行孝德的队伍中,弘扬文明家风,传播社会新风,凝聚起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以“孝德制度”为标尺,为社会治理“助力”。按照“群众认可、务实管用、富有特色”的原则,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喜事新办、丧事俭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妇女议事、卫生整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召开群众会议对红白事宜举办标准、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参与公益事业奖惩等事宜进行讨论商定,有效提升了乡村自治能力。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推选出德高望重的乡贤,组建孝德评议委员会,通过月评议、季兑换、年表彰的形式,把尊老爱幼、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善行义举等好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按照“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六积内容,由村委会进行逐户记载并定期进行公示,根据积分的多少,到“孝德积分超市”兑换实物,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同时,激发了社会治理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