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南华镇: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助力乡村振兴“多面出彩”

来源:高台县南华镇 作者:石鼎 发布时间:2023-07-24 19∶07
字体:【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南华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原则,积极盘活村级资源资产,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公司化改革,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盘活资源做大“蛋糕”。南华镇按照“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扎实推进、确保质量、按时完成”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盘活村级集体闲置的办公用房、门店、厂房、仓库等各类设施资源,切实把闲置资产变为振兴资产。永进村主动盘活闲置校舍,探索实施“党支部+公司+闲置资产+农户”发展模式,谋划建设占地面积30亩的土鸡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全村共计162户农户发展养殖产业,打造了“绿色、生态、味美”的“明水滩五爪土鸡”农家品牌。目前,永进村成立栐进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由村集体公司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管理方式,统一购置鸡苗,养殖到3斤左右时,移交至农户进行散养,并为养殖户提供配方饲料和养殖技术,土鸡散养周期为6-8个月,出栏时每只鸡净重在7斤以上。所有出栏土鸡,均由村集体公司统一收购并向外销售,养殖收入由集体和农户按比例分配,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产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双赢。

产业带动增收“钱景”。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首要途径,立足“农业产业强镇”定位,用足用活“区位、交通、园区”三大优势,引导各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号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紧盯蜜瓜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园+农户”的运营机制,由村集体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400亩,建成镀锌连栋钢架拱棚1500余座,吸引本村农户入社,主栽耀农25号、玉姑等品种,并注册“祁汁果”和“耀农小蜜”商标,年销售总额达680万元。同时,大力推行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分包管理有底金、超产分成有奖金、村企合作享股金的“五金”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创收10万元,农户务工收入70余万元,实现了公司有发展、农民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

拓展服务促进“创收”。南华镇耕地面积6.8万亩,每年近3.4万亩土地进行流转,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50%,覆盖全镇75%的村、80%的群众。虽然土地流转以来,全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部分经营主体恶意抢撬流转土地、不注重保护耕地地力等情况仍有发生。针对土地流转现状,南华镇大力推行村集体、企业和农户参与的“抱团互助”发展模式,发挥村集体协调企业、衔接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与企业合作衔接发展订单农业,吸纳农户就近务工,各村党支部按每亩30元的标准收取土地管理服务费,按每亩50元的标准收取土地流转保证金,助推土地规范流转,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实现了“农户耕地随行增收、集体固定增收、企业稳定增收、社会安宁稳定”的四赢局面。今年以来,全镇各村收取土地管理服务费90万元、土地流转保证金180万元。

多元合作互助“共赢”。稳步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以墩仁村、南岔村等5个村为改革试点,注册成立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鼓励支持村集体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联合发展,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最大限度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综合效益。墩仁村充分发挥肉牛养殖大村的先天优势,利用近50亩闲滩空地,修建高标准千头肉牛养殖场,并由村党总支牵头、村支书领头、“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引导党员群众以资金、技术等入股,依托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了村集体全资持股的高台县仁合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有5名村“两委”成员入股该公司。养殖场区建成后,村集体将养殖场以固定资产折资方式认缴出资额130万元,入股高台县裕仁源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由该公司负责养殖场具体运营,村集体控股56.5%,每年从纯利润中进行分红,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今年以来,墩仁村肉牛养殖场共补栏育肥牛180头,已出栏210头,实现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