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骆驼城镇以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创建为契机,按照“一村一特、各村各色、梯次共建”的总体布局,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不断延伸文化链条,以文化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挖”特色文化。精准摸排秦腔、太平鼓舞、民间书法、木雕刻字技艺、葫芦雕刻工艺、刺绣、树根雕刻技艺等乡村文化遗产资源10个,擦亮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与宣传,提炼保护“河西宝卷”非物质文化遗产,刊播《骆驼古城下的念卷人》等非遗作品17个,编写民歌15首。探索“非遗+融合创新模式”,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6场次,参与师生400余人。
“促”农旅融合。以乡村建设示范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大美丽乡村向精品村、旅游村建设转变力度,着力打造骆驼城古遗址、农耕民俗馆等骆驼城“网红打卡点”4个。全域建设高颜值乡村振兴精品线,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形成农业与产业相统筹、融合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推”移风易俗。推广“古城小家说事会”议事模式,运用管理数据智慧化、管理模式网格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精细化、服务成果实效化“五化”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治理化水平。充分利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庆时间节点,开展“晒家风、晒名人”活动,掀起文体活动热潮,促进乡风民风向善向好。践行文明宴请,成立拒办无事宴巡逻队伍,开展大操大办整治行动,劝止无事宴70余起。总结推广“3311”工作模式,抓实“三联”强领导、“三到”促落实、“一会”定标准、“一带”聚民心互助平台,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等“一约四会”作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