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贵相好,芳邻赛金宝。近年来,合黎镇不断深化培育“邻里互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通过“孝善食堂”“和理说事”“邻里帮帮团”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弘扬邻里友爱、诚实守信、团结亲善、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为建设安定祥和、温馨和谐的和美乡村赋能添彩。
“孝善食堂”暖人心,互帮互助一家亲
“年纪大了,儿女们都在外地打工,吃饭都是个问题,现在好了可以去村上的食堂吃饭,人多又热闹,饭菜好吃,还吃得饱。”说起孝善食堂,七坝村的老人们赞不绝口。
“我们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老人他们年纪普遍较大又没有人照顾,我们村社干部便多次开会商议,依托新建的互助幸福院,为村里的独居老人、困难老人开设孝善食堂,充分利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他们送上香喷喷的可口饭菜,老人们还能跟同龄人聊聊天、解解闷。”七坝村党支部书记公元学介绍道。
近年来,合黎镇聚力关爱服务老年群体,通过“孝善食堂+志愿服务”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吃饭就餐场所,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邻里互助交流平台,大家围坐在饭桌旁吃饭的同时共话家常,进一步融洽了邻里关系,让老年人“暖胃”又“暖心”。同时,组织10支“爱心蒲公英”志愿服务队为困难老人提供“敲门行动”“亲情陪伴”“急事代办”等志愿服务,织细织密关爱老年人“暖心网”,进一步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至目前,依托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孝善食堂”等阵地为老人们提供暖心饭8场次,帮助困难老年群体解决生活难题86件。
“和理说事”议实事,民情恳谈聚民心
“我建议组织村民们对各社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的清理,能在年前改善一下村容村貌”“我发现个别社里还有残垣断壁,建议村上想办法清理一下”……在合黎镇五四村“和理说事亭”中,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如何改善人居环境”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以前群众有什么困难诉求,都是直接来村上找村‘两委’班子来解决,自从有了‘和理说事亭’议事会,村里的大事小事大家坐到一起谈一谈、议一议,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无形中也增进了邻里情,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张建明说道。
“和理说事”是合黎镇为联系、服务群众而打造的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的乡村治理新品牌。近年来,该镇坚持把“近邻”理念融入议事协商的具体实践中,积极打造“邻里小院议事”“和理说事亭”“百年榆树话桑麻”等群众说事长廊14个,围绕民生保障、邻里纠纷、村规民约等议题,引导群众主动说事、相互评事、协调理事,切实提高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精神,搭建邻里关系“连心桥”,进一步擦亮了民生幸福底色。2023年,全镇共召开“和理说事”78场次,有效解决群众愁盼问题126件。
“邻里互助”解民忧,守望相助促和谐
“我家能住上新房离不开邻居们帮忙,当时拆除旧房时,我岁数大了,腿脚不便,邻居们就利用空闲时间主动帮助我腾退旧房,还为我提供了住处和生活用品,真是近邻胜远亲啊!”七坝村村民文月秀连连夸赞道。
“2023年,我镇紧抓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10+5+N’政策机遇,共确定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5个,修建高标准住宅191套,安置农户227户,同时配套建设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在避险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幕幕邻里之间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暖心场景,营造了邻里守望相助,共树文明新风的浓厚氛围。”合黎镇党委副书记孙敬年介绍道。
该镇持续深化“邻里互助帮帮团”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党员志愿者与辖区内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妇女结成“1+1”“1+N”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开展空巢老人陪护、结对互助农业生产、守护平安“敲门行动”、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圆梦“微心愿”等关爱服务行动80余场次,以“暖心问候”推倒“隔心墙”,以“邻里互帮”织密“连心网”,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大力开展“最美睦邻”“五星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培树先进典型20户,教育引导群众对标对表、学习先进,大力营造了“邻里一家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