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罗城镇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原则,以“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理念,聚焦点、通痛点、疏堵点、解难点,吸纳各方意见、凝聚各方智慧、突出委员作用、引导群众参与,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协商形式、推动成果转化等措施,有效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走深走实。
突出政治引领,奏响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主题曲”。镇党委坚持以政治引领稳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从思想政治建设的高度上突出党委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形成镇党委引导政协协商议事、村党组织引导村民议事和镇村统筹议事办事的协商议事体系,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政协委员工作站站长和协商议事会主席牵头抓总,引导政协委员、党员、议事会成员聚焦全镇中心工作、重点领域和民生热点进行协商,建立起政协委员工作站牵头,县政协专委会联系指导,召集人会同村负责人共同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有效串起“点—线—面”一体的履职链条,力促“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构建。切实将政协协商工作同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移风易俗、户厕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衔接起来,依托“板凳会”、村头巷尾“恳谈会”等,不断延伸协商议事触角,让协商活动更加贴近群众,协商结果惠及更多群众。
拓展协商形式,奏响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进行曲”。按照“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的思路,坚持“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的原则,关注民意及时议题。充分发挥协商议事作用,采取会议协商、书面协商、走访协商、电话协商、田间地头协商等方式,对一些临时性、涉及面较小需要尽快协商的事项,灵活选择以协商议事室、凉亭、长廊、田间地头、群众家中等为协商场所开展协商活动,多请群众说,多让大家议,使协商形式更加多样、简便易行。同时,聚焦群众期盼着力破题,对政策性强、群众有所疑虑的问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协商议事,认真开展政策解读,在民主协商的氛围中共谋良策,切实构建多层次协商新格局,全力破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广泛征集镇村议题16个,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2场次,解决民生问题10余件。
搭建协商平台,奏响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合唱曲”。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机制”的原则搭建“三位一体”的镇村两级协商议事平台,推进实现全覆盖。设置1个委员工作站,建立1个镇级协商议事会和13个村协商议事会。按照“多功能一体化”原则和“六有”标准,全面落实保障了人员、经费、场所,大力推进委员工作站、协商议事会、协商议事室的建设,做到制度完善,设施齐备,板面上墙,努力使协商议事室成为建言资政、化解矛盾、推动落实的平台。持续落实“六步议事”程序和“一会一约一诺一榜”协商机制,把委员凝聚在一起,把群众团结在一起,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协商议事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在完成红山村、天城村、桥儿湾村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示范村打造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打造花墙子村1个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