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尽管室外冰天雪地,但宣化镇台子寺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示范点上却“热气腾腾”,村民们忙着搞装修、搭凉棚、置家具、迁新居,给寂静的乡村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

46岁的台子寺村村民王述军在瓜州定居多年,因家里的老人故土难舍,一直是他放不下的牵挂。今年他通过政策补贴给父母建了一套颐养天年的“敬老房”,经过两个多月的装修、通风和气味散发,这几天,他为父母置办了新家具,安装了贴心的电暖锅炉,并按当地风俗杀鸡祭祀、起火开灶,欢欢喜喜地搬进了心仪的“暖巢”。

“让父母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一直是我的心愿。搬进来一个星期了,环境好,心里畅快,父母高兴,我在外面也少些牵挂。”王述军告诉笔者,他家的房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父母修建的,年久失修不说,而且居民点上好多村民都搬到城里了,整条街就住着几户人家,父母很孤单,搬进新房子里,邻居多,街道也热闹,他也放心。

走进村民王儒民的家,门庭上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格外醒目,明窗净几的客厅里,古朴典雅的中式家具,讲究的茶具和淡淡的茶香,令人顿感温馨,餐厅里一张大圆桌,尽显家庭的和美,厨房里王儒民的老伴正忙着准备下午饭。
“儿孙自有儿孙福,落叶归根,老了住在乡里,空气新鲜,院内院外都很宽敞,出门和老邻居聊聊天,年头节下,儿孙绕膝,不进酒店,就能和亲戚朋友在家里聚聚,挺自在的。”63岁的王儒民说,他年轻时在外打拼,如今儿孙满堂。今年赶上国家的好政策,他按自己的想法,精装了一套心心念念的养老房,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
和王述军、王儒民一样,台子寺村共有38户村民享受地灾搬迁政策,告别了老宅子,盖了新房子,住上了温暖舒适的“改善房”、“敬老房”、“养老房”。
今年,宣化镇紧盯搬迁项目“10+5+N”政策机遇,按照“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的原则,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定标选址,在台子寺、朱家堡等村确定搬迁户51户,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设计,改善搬迁群众居住条件,全力构建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既宜居又宜业、富有特色的和美乡村,确保了地灾避险搬迁群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已有33户农户装修完毕或喜迁新居,剩余农户将在元旦前后陆续装修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