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深化“三抓三促”行动】宣化镇:盐碱地劲吹“低碳风” 农家肥催开“致富花”

来源:高台县宣化镇 作者:闫静蓉 发布时间:2025-02-28 13∶04
字体:【 打印

春耕时节,走进宣化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拉沙拉粪的身影,田野上,摆布均匀横竖一条线的小“土丘”,成为春耕场上别具一格的一道风景。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些年一直以羊粪做底肥,养分足,土壤不板结,庄稼长得旺,发酵的农家肥,离家近,转运方便,50多亩地的底肥就够用了,一年下来,光化肥钱每亩能节省100元左右。”宣化村村民盛有荣说。他家一直有养羊造粪,农家肥做底肥的习惯,前些年,因为地块分散,盐碱大,拉粪改良麻烦,曾放弃使用农家肥。土地整合后,为了改良土壤,他将自家、邻居的56亩中低度盐碱地打包承租,在后院自繁自育围栏养羊八十多只,建起了家庭小农场,走上了“草喂羊、粪施田、地产粮”的农业小循环的路子。经过多年地力提升,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得到了绿色“小制种”企业的青睐。这几天,趁着风少地冻和自家弟兄的帮衬,他又将去年发酵好的羊粪转运到了松软的耕地里,实施新一年的种植计划。

“我一直采用传统的拉沙压碱,农家肥做底肥的耕作模式,种植耐碱作物,土地盐碱程度逐年减弱,庄稼收成不断增加,既省钱又增肥。”乐二村村民盛学录说。他家有45亩耕地离河近,盐碱大,每年春耕时,他都会早早买农家肥为备耕做准备,种植小麦、玉米、孜然和其他耐碱“小制种”作物,成本低,污染小,庄稼后劲大。去年,县农业农村局还采用“暗管排碱 + 腐熟农家肥+深翻+覆沙”综合治理模式,对他们村沿河1000亩盐碱地进行试验示范,他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近年来,宣化镇积极倡导“绿色春耕”低碳高效农业,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粪肥归田、环保耕田,走小农经营、“低碳”循环,节水灌溉的路子,实现农田降本增效。同时,通过“以奖代补”、“以旧换新”等激励机制,以加厚地膜替代薄膜耕种,对耕作产生的废膜残膜捡拾回收,以旧换新,减少“白色污染”,提高种子发芽率。据悉,在今年春耕生产中,全镇已有1.4万亩农田吃上了“低碳营养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