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新时代文明实践】罗城镇:架起睦邻服务“连心桥”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来源:高台县罗城镇 作者:赵静 郑玲芳 发布时间:2025-04-28 15∶47
字体:【 打印

近年来,罗城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为载体,厚植“远亲不如近邻”的理念,从建强服务阵地、搭建议事平台、推进邻里互助等“小切口”入手,切实汇聚服务群众“邻聚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服务“主阵地”。为构建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响应及时的镇村党群服务体系,以“邻聚力”为抓手,各村组建政策宣传、爱心服务、文化文艺等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活跃在议事亭下、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变身群众的“宣传员”“指导员”“勤务员”,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政策法规宣传、环境卫生整治、邻里矛盾调解、社情民意收集等服务活动,将工作触角“无死角”延伸至每家每户,立足于解决群众诉求。形成互助互促、多维互动的乡村治理格局。 

搭建议事平台,激活共商“邻聚力”。为提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罗城镇探索实施“邻里制”乡村治理新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搭建“魁星楼下说事”协商议事平台,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讨论解决辖区内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群众共同参与、集体决策,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将群众诉求作为推动村级治理的着力点,切实将基层治理的舞台由支部唱“独角戏”转变为多方参与的“大合唱”。

推进邻里互助,解锁治理“新密码 。发挥各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凭借各村党员人熟、地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结合辖区民警、巾帼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力量,常态入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聚焦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动员附近邻居建立互助关系,通过日常“串个门”“搭把手”“帮个忙”,形成你有困难我来帮,我有事你来助的良好邻里互助氛围,进一步织密基层“邻里网”,不断提升乡村治理“邻聚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