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楼道墙角总能看到杂物,现在时不时有人来盯着清理,干干净净地看着就舒坦!”家住高台县城关镇人民西路社区的张大爷,指着自家单元楼的楼道笑着说。这舒心的变化背后,是该镇创新环卫工作模式,以“大区块、小网格”精细管理为抓手,纵深推进“领导包路段、干部包网格、环卫工人包点位”工作机制,持续擦亮城市“面子”、做实民生“里子”的生动实践。
区块联动+网格兜底,织密立体管理网
“以前小区角落总有些零星垃圾,现在网格员每天巡查,督促物业公司人员及时清理,环境清爽多了!”居民王阿姨点赞道。这一变化,源于城关镇创新推行的“大区块、小网格”管理体系。
该镇将全镇划分为4个城市管理大区块,再按社区(村)、路段、小区细分出46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2-3名包联干部,形成“区块有统筹、网格有专攻”的管理格局。创新实施“领导干部包路段、环卫干部包网格、环卫工人包点位”工作机制,形成了19名科级干部包联46条路段,187名环卫工人“一扫全保”的协同工作局面。
“大区块抓全局协调,小网格抓精准落实,既避免了多头管理的推诿,又解决了细节遗漏的问题。”城关镇环卫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区块与网格的无缝衔接,该镇实现了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小区庭院到沟渠沿线的管理全覆盖。
三级包联+闭环整改,压实责任链条
清晨6点,环卫工李师傅已开始对负责的路段进行清扫;上午9点,包联该路段的镇领导带队检查,发现一处垃圾斗外溢,当即通知网格干部,10点前,清运车便完成了垃圾清运——这是城关镇“三级包联”机制的日常场景。
“领导包路段定方向,每周至少2次带队督查,聚焦难点问题攻坚;干部包网格抓落实,每日巡查反馈,督促整改;环卫工人包点位保常态,按标准化流程做好清扫、清运。”该镇环卫工作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三级责任环环相扣,让每一米路面、每一个角落都有人管、有人护。
为确保责任不落空,该镇同步建立“发现-整改-复查-通报”闭环机制。在近日开展的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中,检查组采取“随机抽点+量化打分”模式,聚焦小区楼院、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沟渠沿线、公共卫生间等关键区域,进行全方位现场督查评比,发现的30余个问题均当场明确整改方案与时限,48小时内整改完成率达95%。“以前是‘等着问题找上来’,现在是‘主动下去找问题’,整改效率提高了不少。”医院西路社区网格干部说。
常态评比+长效赋能,擦亮宜居底色
“这季度评比我们社区综合成绩拿了第一,主要是我们从细节、小处着手,将平时的卫生‘盲点’变成卫生‘靓点’”人民西路社区党委书记陈瑾说。这样的评比已成为常态——该镇通过周五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及月检查、季评比等环境卫生检查评比长效机制,“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发浓厚,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着眼长效管理,城关镇正进一步探索完善“网格问题随手拍”等手段,畅通居民反馈渠道;同时优化环卫人员考核机制,将点位清洁度、居民满意度与绩效挂钩。“我们不仅要‘一时净’,更要‘时时净’。”该镇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提升城市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大区块”更有统筹力、“小网格”更有战斗力,让居民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居民小区到沟渠沿线,城关镇以“大区块包到片、小网格管到点”的精细管理,将环卫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这座城镇的宜居品质正稳步提升,一幅整洁舒适的民生画卷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