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善治新风塑形魂 文明硕果满合黎——看全国文明镇的“弱水答卷”

来源:合黎镇 作者:李洋 发布时间:2025-08-04 09∶47
字体:【 打印

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既为发展塑形,更给精神铸魂。近年来,合黎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沃土,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频共振,助推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面进步。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镇”,且连续5次复查继续保留该荣誉称号,让文明之风浸润山水间、温暖百姓心。


党建为基

筑牢发展 “主心骨”

坚持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合黎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定盘星”,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构建坚强战斗堡垒。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创新“五学联动”模式,持续锤炼党员党性修养,有效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四抓两整治” 措施,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练兵比武、“书记讲坛”等活动,推行“四化一评”农村党员管理模式,推动农村党员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中心工作中亮身份、践承诺、争先锋,抓实后备村干部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构建起纵横联动的“大党建”格局,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文明建设的“领头雁”。

自治为根

绘就民风 “新风尚”

行走在合黎镇的黑河大桥、高阿路等主干道上,500 余平方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色彩鲜亮,“弱水合黎” 公众号推送的2000余条文明宣传内容触达乡村每个角落,核心价值观覆盖率达100%,这些传递文明理念、弘扬道德情怀的宣传载体,共同构成了一道道赏心悦目的文明风景线。

近年来,合黎镇始终将村民自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抓手和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不断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创新开展 “走十村、进百户、解千愁” 大走访活动,为充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各村党组织主动引导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在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前,通过走访座谈、民意征集等方式广泛汇聚民智。严格落实 “四议两公开”程序,确保村级大小事务决策、财务收支明细第一时间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及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体系,打造“和理说事亭”“百年榆树话桑麻”等14个议事平台,与美德善行“十个一”文明实践活动深入融合,推行“收、说、定、议、报、解、促”七步议事法,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议题引导群众主动说事、参与评事、协调理事,以“小公约”撬动基层“大治理”,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村民自治成为涵养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推进器”。

德治为魂

点亮民心 “道德灯”

“中国好人”“甘肃好人” 的事迹在乡间传颂,张海龙、刘杰、关小平等15名先进典型的故事温暖人心--合黎镇以典型培树为抓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涵养文明乡风。

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打造 “10+5+X” 实践平台,组建5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 1200余人,常态化开展“十队十讲十做”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实现文明实践有机构、有人员、有活动、有实效;同时以加强 “四德”建设为抓手,依托传统节日和互助幸福院常态化开展“我为乡亲+”“空巢老人集体生日”“敬老孝老·筑爱夕阳”“浓情‘粽’意迎端午”“月满中秋话团圆”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促使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方向,不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推动农村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针对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坚持“疏堵结合”,在10个行政村成立由党组织书记任理事长、“五老人员”为理事的红白理事会,明确婚丧事宜操办流程和人情礼金、宴请宾客规格,统一降低婚丧嫁娶消费标准,通过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村干部入户宣讲政策、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今年以来全镇红白事平均费用下降15%,群众“人情债”压力减轻,文明办事理念深入人心,持续谱写乡风文明崭新篇章。

法治为盾

守护民生 “平安符”

在文明镇创建过程中,合黎镇始终紧扣群众心中的“法”字,坚持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实处用力,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理念,大力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人成为全镇的共同追求。

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思维,让“遇事找法”成为常态。同时大力推行“四级七天”调解法,深化“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和“六联共制”治理模式,创新实践“五心四前三访”工作法,依托“三官一师”、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化解矛盾纠纷36件,构建“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网格”联动体系,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调处平台,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在发挥文化阵地引领作用方面,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法德进万家”活动30余次,宣传法律知识,鼓励依法维权。借鉴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源头防控至应急处置的综合治理机制,发挥镇村两级调委会作用,动员老同志参与调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就地消化,以法治力量护航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如今的合黎镇,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已融入黑河碧波、合黎山峦,绘就宜居宜业的幸福图景,生动诠释着乡村振兴的“弱水合黎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