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宣化镇贞号村臻品蔬菜产业基地,一排排全钢架智能温室大棚错落有致,棚内绿意葱茏、果蔬飘香。这里不仅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示范园,更是群众致富、集体增资、企业增效的“共赢热土”。
今年初,为加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六个空间”,进一步巩固贞号村蔬菜产业优势、破解“人少地闲”难题,宣化镇一期投资450万元,建成10座“双拱双膜”全钢架智能温室大棚,探索形成了“党委统揽、支部主抓、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企业助力”的“五位一体”联动发展体系,把一片片撂荒地变成了产业兴、农民富的希望田。
群众致富有了“新引擎”,钱包更鼓了。贞号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过去村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撂荒地较多。2020年,镇党委、村党支部牵头完成3100亩耕地整村流转,让村民获得了每亩1000元的保底收入。2025年,臻品蔬菜产业基地建成后,村党支部又积极协调吸纳周边近300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至2万元。“刚开始大家都不敢干,怕赔本。后来村党支部给咱撑腰,党员也带头干,我们心里有了底气。现在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挣得也不少。”在大棚干活的李大爷笑着说。
集体增资有了“硬支撑”,腰杆更硬了。去年,贞号村依托整村土地流转、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5万元。今年,村集体采取“村集体公司+企业合资共建”模式,直接参与臻品蔬菜产业基地的田间管理、采收分拣、销售衔接等环节,实现了从种到销的全链条收益,既掌握了主动权,又增强了持续增收能力。“以口感西红柿为例,一座大棚年净收入可达10万—12万元,就能为村集体带来约5万元分红。集体有了钱,不仅能改善公共设施,还能在群众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办起事来底气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朱吉财说。
企业增效有了“好伙伴”,动力更强了。基地招商引进的河南社旗绿胜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信誉好、实力强,在全国多地布局产业基地和销售网络,能够提前锁定种植品类和销售渠道,实现“种得出、销得掉、卖得好”。村集体与企业共同制定了“1225”利益分配机制——10%作发展资金,20%村集体收益分红,20%固定资产分红,50%企业分红,让老百姓有甜头、集体有盼头、企业有奔头。“与贞号村合作,我们看重的不仅是产业基础,更看重党支部的执行力和保障力度。”企业负责人王军旗说。
如今,贞号村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四季皆绿、产销两旺,充满着勃勃生机。“五位一体”联动发展体系,把“闲置地”变成了“致富田”,推动群众增收、集体壮大、企业受益。贞号村正用产业发展的成色,绘就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