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巷道镇紧扣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谋划争取、施工监管、成果转化等环节持续发力,以优质项目建设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致富与基础设施提质的多赢局面。
高位谋划争项目,靶向对接聚资源。“今年我们红联村计划打造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既能盘活闲置土地,又能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希望上级部门在项目申报和资金统筹上给予支持。” 红联村党总支书记在财政衔接资金项目谋划会上说道。为最大化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巷道镇立足资源禀赋与群众急难愁盼,以产业培育、基础设施补短板、人居环境提升为核心,精准开展项目谋划与申报工作。目前,争取并实施涵盖和美乡村建设、农田灌溉、产业道路、渠道建设、农房加固、给排水管网等多个领域的财政资金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全程监管保质量,筑牢安全生命线。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第三方监督”的立体化监管体系,确保项目建设“质效双优”。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资金使用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当场交办、限期整改;对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重点项目,要求第三方机构全程驻场监理,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与安全规范,同时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截至目前,所有在建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多维赋能促发展,释放振兴新活力。依托财政资金支持,巷道镇实现“产业提质”与“民生改善”双向发力。在产业发展上,红联村设施蔬菜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计划入冬前投入使用,通过“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让村民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分红,又能在基地务工增收,同时显著提升全镇冬春季鲜菜供应能力。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湾村、王家村给排水管网项目解决了村民“用水难、排水堵”问题,果园村、八一村和美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正远村农田灌溉设施、殷家桥村渠道项目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太安村道路硬化、正远村产业路项目打通了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巷道镇将持续深化财政资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基地招标建设、农房加固维修等未完工项目,强化项目后续管护,进一步放大项目综合效益,以实干实绩书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