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城关镇:政协委员进网格 办好民生“关键事”

来源:城关镇 作者:屈丹 发布时间:2025-09-03 17∶24
字体:【 打印

“没想到政协委员真把小区停车难题放在心上,才半个月,停车区就规划好了!”看着城关镇华龙嘉园小区新划的停车位,居民王师傅难掩激动。这是城关镇“政协委员进网格”行动解决的又一民生实事。如今,政协委员们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意收集员、矛盾调解员,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民需,让“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政策宣讲入民心,惠民春风暖万家

“张大姐,家里有80 岁以上老人,申请安装扶手、防滑垫能享政府补贴,这是适老化改造明白纸,我给您讲咋申请!”在新建东村社区楼院,政协委员张玉芝手持宣传资料,围着居民“拉家常”。不同于以往橱窗张贴政策的单一形式,委员们结合网格走访,把政策解读搬到居民家门口,将改造申请流程、补贴标准、可选项目等群众关心的内容,用通俗语言讲得明明白白。

“张委员,有人打电话说我中大奖,让先交手续费,我觉得是个骗子啊?”刚遛弯回来的孙大爷皱着眉问。张玉芝立刻拿出反诈宣传手册:“这是典型的中奖诈骗!您记牢,说中大奖要先交钱的,全是骗子。”她边发反诈小卡片边叮嘱:“上面有诈骗手段和举报电话,您揣着,没事看看,也提醒家人。”

今年以来,11场次“看得见、听得懂”的宣讲,让1000余名居民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民情收集无死角,点滴小事记心头

“小区充电桩太少,晚上充电要排队!”“如意馨园天然气啥时候能通?”城关镇委员工作站的民情台账上,工整字迹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小到楼道灯不亮,大到片区配套设施完善,每一条诉求都连着百姓日常生活。为让民意收集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城关镇搭建“全方位、常态化、零距离”机制,架起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

每月20日的“委员接待日”是居民熟悉的“固定动作”。工作站接待室里,委员们搬来小马扎,与反映情况的居民面对面,笔在记录本上不停游走:“张大姐,您说的绿化浇水不及时,我们记下来了,这两天联系物业协调”“李大哥,老年活动中心加棋牌桌的需求,我们对接社区后尽快答复”…… 没有程式化寒暄,只有实打实的倾听与回应,让居民带着困惑来、揣着安心走。

“委员结对”机制更突破了民意收集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每位委员与10名界别群众结对,涵盖退休老人、个体商户、物业人员等不同群体。平日里,委员们通过电话问需、微信互动、上门走访,保持“随叫随到”的联系:独居老人王奶奶不会用手机缴费,结对委员定期上门帮查水电费;个体户赵师傅不懂减税政策,委员带手册上门解读…… 这种“一对一”精准对接,让群众声音第一时间被听见,琐碎诉求及时进入解决流程,全镇政协委员收集到的38条社情民意,27条已转化为具体解决方案。

协商议事出实效,破解治理老大难

“以前小区没人管,垃圾成堆、路灯不亮,现在有了大物业,环境彻底变了!”说起鼎盛小区的变化,居民们纷纷为“1+8+x”协商议事机制点赞。人民西路社区由政协委员牵头,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法律顾问等8方力量,按议题邀请相关部门参与,成功推动小区完成物业改造转型。

面对“飞线充电”这一老大难问题,政协委员联合社区网格员、电力部门实地调研,最终提出在小区楼道、停车场架设集中充电端口的方案。如今,全镇已架设充电端口 9970 余个,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方便居民充电。从纳凌渠便民桥通行、如意馨园天然气入户,到夜市消防安全整改、环卫车辆占道问题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彰显政协协商的强大效能。

长效机制促常态,基层治理添活力

“委员进网格不是一阵风,得靠制度保障常态化。” 城关镇政协工作负责人介绍,该镇已建立“三员互融”模式:政协委员凭专业优势提供思路支持,工作站联络员负责信息汇总、沟通协调,社区网格员发挥熟悉辖区的优势,收集诉求、反馈结果,三者形成“收集-协商-办理-反馈”闭环机制,确保每一件民生事都能闭环管理。

各社区还打造“若水之滨・和为贵”“有事好商量 共建新长征”等特色协商品牌,通过“小板凳议事”“圆桌会”“逢五说事”等形式,让群众随时能议事、遇事好商量。今年以来,各社区通过特色品牌解决民生问题30余件,显著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如今,城关镇每个网格里,政协委员的身影已是居民熟悉的风景:他们或许蹲在小区花坛边,听大爷大妈念叨家长里短;或许在夜间协商会上,和社区干部琢磨优化小区环境。“网格是小天地,却装着大民生。”一位连续三年下沉网格的委员感慨,“进了网格,就把根扎在群众中间,心里装着群众,履职才有力量。” 这份牵挂,让委员们把办公室 “搬” 到群众身边,把协商桌“架”在楼院之中。

从“坐着等意见”到“上门找建议”,从“书面化提案” 到“家常式协商”,政协委员进网格的实践,让基层治理脉络更清晰、根系更发达。当越来越多群众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当协商议事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那些关乎幸福的故事,也将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持续生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