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2020,我们扛住了疫情的考验冲击,积淀了更为厚重的精神底色;回望2020,我们聚焦脱贫攻坚,高歌全面小康,唱响了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一年来,高台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舆论引导,着力巩固和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着力推动文化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引领高台儿女在奋进的旋律中迈步新征程。
高举旗帜 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前进的旗帜,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图为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学习辅导
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全县领导干部充电补钙。各级领导干部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讨交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升。县委成立理论宣讲团、各镇组建理论宣讲小分队,走进社区院落、坐在田间地头,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文艺工作者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巡回演出;“红色高台微课堂”网络宣传专栏持续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网络风景线。全年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2次以上、研讨交流活动4次以上,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800余场,参与人数达5.7万余人(次),推送网络宣传89条(次)。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不负时代,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申报、投标国家及省级社科项目3项、全市资政类社科研究项目10项,4项荣获张掖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舆论造势 奏响新时代团结奋进强音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县新闻工作者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大局重点,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快推动媒体融合,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服务、引导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保障。
图为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者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导向进行采编创作
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广大记者逆行而上,第一时间传播党政声音、反映防控动态、呈现举措成效,引导全县上下众志成城群防群治;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全面小康的冲刺阶段,坚持讲述好故事、解读好政策、回应好关切,全年开播《脱贫攻坚奔小康》《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等专栏26个,累计播出新闻241期2196条、《高台纪事》42期,摄制各类专题片11部。
“内容好看、受众爱看”是高台融媒发展的着眼点,去年,以“灵秀高台”APP为主的18个新媒体矩阵载体年度总发稿量达2.59万条,其中原创作品近2万条。县融媒体中心全力实施“10万+”工程,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甘肃高台:拼图3600平方米“党旗”庆丰收》浏览量达102.2万,原创作品《神奇的“一次性”水杯 让沙漠梭梭终生不再浇水》阅读量达1549.2万;纪录片《静静的湿地》斩获第九届敦煌文艺奖、首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短视频《阔别近50年的灰鹤回来了》推荐参评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6件作品先后获国家、省、市各类奖项,宣传作品创新创优成果在全省县级媒体名列前茅。
文化添彩 擦亮红色高台的闪亮名片
高台这片红色热土,沉淀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是一座值得深挖厚掘的红色文化富矿。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以红色文化为龙头、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文艺事业,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名城。
图为“牢记殷切嘱托·打造小康家园”专题文艺晚会《追忆》篇章中“血战高台”场景再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一周年之际,一场“传承红色基因·决胜全面小康”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工作成果;一台“牢记殷切嘱托·打造小康家园”专题文艺晚会,重现了西路军浴血奋战场景。一年来,全县文艺工作紧紧围绕红色主题开展创作生产,一批弘扬红西路军革命精神、反映高台改革发展成就、讴歌人民创造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快板《我向习近平主席夸高台》《习近平主席嘱托记心上》、情景剧《红色足迹》等文艺作品“精彩纷呈”,《红色高台文化旅游丛书》《高台文艺》红色专刊、《大湖湾》“红色高台作品专刊”等文学精品百花齐放,连环画、纪念册、水晶浮雕笔筒、掐丝彩岩画等文创产品“独具匠心”。
文化是滋养精神的活水源头,如今俯瞰新高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触角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以“八馆一楼一院一街区”为支撑的城区“60分钟文化圈”,处处可见居民群众活跃的身影;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遍及镇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农民朋友忙着在农村“30分钟文化圈”里赶新潮、扮时髦。“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高雅音乐离你我并不遥远”……一年来,全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文化活动51场(次),有效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创建惠民 引领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人民力量。随着“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的持续深化,主题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已成为城乡建设必不可缺的靓丽点缀,“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宣传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类网络媒体阳光植入,潜移默化了群众的认知和生活方式。同时,精心组织“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的报告会、故事会、快闪等群众性活动,大力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图为高台县宣化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庆祝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立足加强基层宣传工作的战略安排。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全民实践为目标,拔高标准、精心打造,实现了全县镇、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点全覆盖,12支志愿服务总队、328支志愿服务分队、242个志愿服务组织、1.4万余名志愿者将创新理论成果、党的惠民政策、文化科普活动等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群众参与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命线,一座厚德之城正悄然而至。一年来,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参与“做文明有礼高台人”主题实践,“礼让斑马线”、公筷公勺、文明上网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抵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成为人们的共知共识。组织“抗疫”有我、绿化家园等志愿服务行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举办社区邻居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和谐新风在城乡荡漾。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骆驼城镇建康村、甘肃大漠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捧回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单位”的金字招牌,新创建省市级文明单位16个。
回首不忘来时路,重整行装再出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育先机、开新局,为打造红色文化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