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8月20日到高台考察,对高台这片浸染着近3000名红西路军指战员鲜血、书写了中国革命史壮丽诗篇的红色热土,饱含着深情与厚望。他强调,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近年来,高台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好用足红色文旅资源,讲好讲活红色故事,全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助推文体旅融合发展,让西路军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红色项目夯实基础
巍巍祁连山下,悠悠黑河水畔,一座现代化的干部培训基地拔地而起。今年7月,以“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办学宗旨,依托张掖市红色基因传承基地的高台干部学院新校区建成启用。学院以“讲好西路军故事的主阵地、锤炼坚强党性的大熔炉、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集训地、提升干部能力的加油站、展示金张掖形象的新窗口”为功能定位,以“打造立足河西、服务甘肃、面向全国的一流党性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为发展目标,重点对各级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军队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党性党风教育,自学院成立以来,共举办省内外培训班、党性实践活动216期,培训13601人,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开启新征程。在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打造了红色基因传承基地、红西路军主题公园、西部红色文化影视城等红色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在彰显自身资源价值的同时,提升红色旅游发展地位,让红色旅游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红色资源活化利用
听一次红色故事、重走一次红军路、吃一顿红军饭……近年来,高台县借助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高台、初心忆站”红色教育品牌活动,精心设计“十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累计接待省内外党员干部1.3万人(次)、全国各地游客52万余人(次)。同时,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依托高台干部学院、西部红色文化影视城红欣学堂,运用“引进来学、走出去讲”的宣教模式,多层次、多领域开展红色教育宣教活动,走出了一条依托红色资源实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凭借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融合古色、绿色元素,让红色文化“动”起来,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将全县红色资源串珠成线,构建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6条,推出“红色研学课堂”,点燃了各个群体感受红色教育的热情。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大家好,我叫符佳乐,是高台县巷道镇人民政府的干部。56年前,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用他的四川口音一遍又一遍讲述着那段悲壮的历史,把一把海螺号当作军号一遍遍在战友的陵墓前吹响。他就是我的曾祖父——符泽攀。”红西路军在河西征战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为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高台县开展“红军后代讲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用红军后代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血脉赓续流传,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力量源泉。目前,共开展宣讲活动44场(次),听众达8600多人次。为更好的厚植红色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倾力打造大型红色题材话剧《血色高台》,并不断打磨提升,壮大巡演队伍,倾情演绎,把红西路军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话剧《血色高台》在张掖市红色基因传承基地隆重上演,该剧讲述了红军解放高台、发动群众、保卫高台、壮烈牺牲等事件,展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再现了红西路军征战河西、浴血祁连的悲壮史诗。自2021年8月首演成功以来,已连续演出13场(次),足迹走进剧院、培训基地、社区、卫星发射基地,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与认可,不仅打造了一部鲜活生动的红色教育教材,更激发起弘扬红西路军精神的热潮,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