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宜居又宜业 看乡村振兴的“高台密码”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虎忠 发布时间:2023-05-29 14∶50
字体:【 打印

从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搬迁到设施齐全的新家园;从收入来源单一,到多元增收拓宽致富路……高台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

“密码”一:党建引领谋振兴

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清新秀丽,村容村貌如何实现华丽的蜕变?高台县巷道镇太安村的答案是:党建引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太安村党支部书记赵天智介绍,2021年开始,该村党支部借助县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政策“东风”,坚持阵地建设、环境提升一体化推进,打响了一场整村推进的“风貌革命”。“我们下大力气推动党建工作同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有效衔接,至目前,全村57套新建住房和190套改建住房已全部完成新改建工作,完成高标准卫生厕所改建149所。”

通过党建引领、锚定发展方向,太安村还筹措资金搭建8座面积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发展设施农业,2022年,投资350万元新建连片60户的高标准养殖小区,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集中流转六个社的1800亩耕地,与广州怡粤梵公司建成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分拣包装车间。这些年,太安村“特色经济”潜力不断释放,发展路子也会越走越宽。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实现收入25万元。

“密码”二:规划主导建新房

走进高台县南华镇明水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平坦的柏油马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的二层小别墅映入眼帘。“我们坚持规划引领,下大力气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修建连片住宅52户,硬化村社周边道路8公里,绿化小区周边树木2万多株。”南华镇明水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治中介绍说。

乡村建设必须突出村庄规划,尤其是规划要符合农村工作实际,使农民能长期受益。为此,高台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规划先行,突出“江南水乡”风格,融入“彩虹”元素,以示范建设引领重构区域发展布局,以人居环境整治重塑乡村秀美形象,分年度高品质打造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同时,持续深化“三联四保”“产业贷”等融资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和金融资本投入乡村建设。今年,计划全力争创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截至目前,新建房屋165户,改建房屋152户,拆除空置房屋23户,示范引领乡村建设向全域拓展提升。

“密码”三:“多点开花”育产业

这两天,在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九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十多台番茄移栽机正忙着移栽番茄苗。这种新式番茄移栽机只需要工人把苗投入苗盒中,就可以一次性完成打穴、栽苗、扶苗、覆土压实等作业,所过之处,一行行番茄幼苗整齐排列在地里。“我们计划种植加工番茄3200多亩,全部都签了订单,这11台移栽机每天的移栽量可以抵300多个人工,而且成活率还高。”合作社负责人杨红贵介绍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高台县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做靓农产品品牌,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链。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32.46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省级认定,蔬菜、制种等主导产业达41万亩,精品辣椒、设施西瓜等优势产业达8万亩,蜜瓜、葡萄、人参果等特色产业达1万亩。培育“甘味”农产品品牌13个,创建省级以上著名商标8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1个,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密码”四:深化改革增后劲

高台县宣化镇王马湾村借助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的“东风”,在原特色谷物加工坊基础上经过设备添置、厂房拓建、升级改造,成立了集原粮收购、精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持股的公司。生产的强筋小麦、黑小麦、荞麦、玉米等杂粮谷物面世后,很受周边群众青睐,也让村集体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我们对村集体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今年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突破50万元。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给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了希望。”王马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幸福信心满怀的说道。

高台县把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作为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按照“党建引领、村企共建,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机制创新、品牌赋能,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原则,鼓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因镇制宜、因村施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推动产业发展。目前,探索形成了“村集体全资公司+资本”等6种发展模式,全县村集体公司实现收入1239.5万元,今年,在宣化镇王马湾村、巷道镇东联村市级试点的基础上,新增黑泉镇镇级母公司和骆驼城村、罗城村等10个市级示范点。

同时,坚持以点带面,持续推行“一户一块田”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改革,选择耕地连片集中、机械化水平高、农田基础设施完备的宣化镇利号村、利丰村作为示范试点,创新开展全托式包干、菜单式点单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当上“田掌柜”,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