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聚力改革攻坚 激发青春活力——高台县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纪实

来源:共青团高台县委 作者:王晶晶 发布时间:2023-05-23 21∶30
字体:【 打印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共青团高台县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团省委、团市委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紧盯改革重点,破解改革难点,突出改革亮点,不断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开创县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让青年工作更有保障

高台县坚持党委统领、联动统抓、上下统筹,形成了县委重视+部门支持+团委落实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团县委先后6次向县委专题汇报改革工作情况,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成立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20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细化改革“施工图”,明确分工“责任书”,划拨团青工作经费183.35万元,为推进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带团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团教协作、经费保障等重点工作机制,将党建带团队建纳入党建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巡察监督、教育评价督导和年度考核评价关键指标,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拓宽选用渠道,让青年力量更加充实

高台县坚持问题导向,打破身份、职业、级别等条件限制,分层分类选优配强团干部队伍。通过选优配强团的领导机关干部,用足用好挂兼职干部,多渠道充实团干部队伍,县镇村社区三级团的工作力量较改革前增加两倍,团干部配备率、在岗率均达100%。深入实施高台学子“青雁归巢”计划,选聘26名在校大学生担任镇团委兼职副书记、32名在校大学生担任“两新”组织兼职团干部,54名在校大学生担任校园引才志愿者。制定印发《高台县全面加强全县共青团干部管理实施办法》,强化团干部日常管理、综合考核,持续畅通成长、发展、薪酬等激励渠道,有效激励团干部干事热情。改革以来,16名优秀团干部先后担任市县“两代表一委员”和省市团代表,14名被组织提拔使用,52名获得省市级政治荣誉和表彰奖励。

优化工作格局,让青年服务更具活力

共青团高台县委抢抓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机遇,持续加强各领域团建,丰富拓展团的基层组织形态,促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步提升。根据青年聚集分布特点,以产业、行业、兴趣等为方向,成立“两新”团组织122个、产业团组织8个,推行“产业团组织+“两新”团组织+村团支部”服务模式,促使产业“团建链”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在此基础上,创新“党建引领·青春聚力”区域化团建联盟和青年联盟,科学运用基层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团组织触角向居民小区、楼栋单元延伸,建立网格团小组59个。通过“团青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模式,对标枢纽型、功能型、窗口型功能定位,建成“青年之家”和“青春加油站”23个,网上青年社群163个,推出“红领巾”爱心托管课堂等服务项目,开展服务活动284场次,有效增强了青年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化思想引领,让青年组织更有合力

共青团高台县委不断强化改革举措,凝聚改革力量,坚持为党育人,持续规范团员发展、教育、管理、评价全过程,保持和增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制定印发了《高台县中学共青团“积分入团”实施方案》,把思政课考评、志愿服务时长等8项指标作为入团必备条件,创新实施“3+X”团员积分模式和“一人一册”多元评价机制,推动入团程序持续规范。聚焦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举办推优入党示范活动、英雄团队命名等活动,发展团员415名、推优入党62名。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四大工程”,开展青少年主题实践活动130余场次。充分发挥团校育人功能,规范建立6所中学团校,指导录制“团团带您学党史”“党的二十大精神润心田—天天习语”网上主题团课30余期。加强团员分层分类激励,全方位、各领域选树“两红两优”等典型316个,有效激发基层团组织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青年组织工作合力更加凸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共青团高台县委将继续乘“改革”东风,以改革促工作、借改革夯根基,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走深走实,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的共青团组织,奋力开创高台共青团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