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台县西街小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将思政课程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充分利用县域内红色教育资源,凝聚思政力量,创新思政模式,推动地域红色文化与学校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打好人生底色。
坚持政治引领,筑牢“红色堡垒”。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作为思政课教师的选拔标准,精选优秀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教研员和学科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深入实施“青蓝工程”结对帮扶行动,组织开展党员思政课示范教学、思政优质课评选、青年教师思政过关课、主题班队会展示竞赛等活动,定期组织思政课程教学研讨,分享交流思政教学经验,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
突出环境育人,激活“红色细胞”。充分利用校内文化阵地资源,在楼梯墙壁设置以红色经典故事、诗篇、歌曲等为主要元素的红色文化墙,建成以“百年党史大事记”“中国精神”“中国脊梁”“习语品读”等专栏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长廊,通过展示惊天动地的革命历程、感人肺腑的英雄形象和饱含深情的寄语嘱托,教育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把牢育人阵地,凝练“红色精髓”。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在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课程讲授中灵活融入红西路军历史,邀请红西路军纪念馆讲解员深入校园讲红色故事,开展“红领巾巡讲团”红色精神宣讲,让立体化、沉浸式思政课堂更加生动感人,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斗力量。
丰富活动形式,用活“红色资源”。深入实施以“一天一标语、一周一广播、一月一主题、一期一讲座、一年一专栏、一师一堂课、一生一视频、一人一本书、一节一感悟、一代一生情”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基因“十个一”渗透工程和以“‘进五馆,学当小讲解员’,‘访五老,听学红色故事’,‘讲五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五”红色足迹寻访工程,把红色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精神营养,深化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