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紧盯张掖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紧紧围绕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提质行动,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党建为引领,以“就业联盟、服务连心”为主线,以打造“乐业高台·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为抓手,按照“四送一落实”和“六心”服务要求,用心用情,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011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00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0人,全县9个社区均创建为充分就业社区,其中: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省级3个、市级5个,建成新建东村社区、人民西路社区、新建南社区、医院西路社区、滨河社区、东苑社区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6个,为增进社区和谐、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搭建平台,让劳动者能就业。牢固树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充分社区创建工作。一是工作部署到位。成立由分管副县长、相关镇分管副镇长、社区主任“三级领导抓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协调解决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各社区成立社区居委会主任为组长,公共就业服务专干、社区网格员为成员的就业推进工作小组,定期对社区就业工作进行研究和安排部署,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坚持系统谋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成立高台县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推动高质量社区创建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三是强化基础建设。各社区全部按创建要求规划建设了便民服务大厅,设置规范的“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服务标识,高标准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高拍仪、查询机、叫号机等设备,架设了金保专网,连通了甘肃省公共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大厅功能、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为做好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将涉及城镇居民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服务内容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优化服务,让无业者好就业。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方式,依托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按照“地缘相近、居住相邻、便于管理”的原则,推行网格化管理,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一是精准摸排底数清。组织社保协管员和网格管理员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和百家亲”活动,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外来人员摸排、养老医保催缴等业务,对辖区内居民的就业创业情况详细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建立社区就业人员台账(常住人员基本信息台账、就业情况台账、培训需求台账、岗位需求对接服务台账),切实做到网格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就业情况清、就业需求清”。二是提升业务抓效能。始终以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素质为重点,不定期组织平台工作人员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更好的掌握就业概念、就业统计口径、报表逻辑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了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2023年组织参加业务培训3次,培训人数达20余人次。三是强化宣传促就业。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通过召开会议“育”、座谈讨论“评”、印发材料“宣”、分片包干“管”等多项措施,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组织居民开展“一月一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创业政策、社保法律法规。同时,通过政策宣传栏、就业咨询台、零工之家、“惠民高台”小程序等服务窗口,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岗位信息服务。四是搭建平台送岗位。主动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积极组织居民参加“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实现用工信息线上发布、辖区空岗社区储备、求职选岗对面交流、就业指导择岗配人,多渠道鼓励支持劳动者实现就业。2023年组织辖区居民参加现场招聘会40余场次,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个。
(三)技能提升,让就业者就好业。一是积极摸排培训需求。紧盯我县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产定培、以需定培、以岗定培”的思路,各社区深入辖区,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人员进行精准摸底、精准施策,根据劳动者的培训意愿,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需求清单,从多领域、多结构、多层次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二是因需施教开展培训。按照“实需、实用、实效”原则,各社区积极主动对接联盟企业九发文化传媒公司、弱水三千文化传媒公司,根据居民需求开设焊工、掐丝彩岩画、烹饪等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居民技能水平,引领更多失业人员依靠个人能力实现就业,增强就业倍增效应。三是精准对接促进就业。主动对接职业培训学校、家庭服务业培训基地和劳动力市场,联合推出落实政策、优化服务、培训引导、搭建桥梁的“一条龙”服务组合拳,按照“培训+输转”“培训+创业”“培训+岗位”的“培训+就业”服务模式,加大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的衔接度,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近年来,对社区有意愿参加职业技能提升的就业者做到应培尽培,培训人数达到适龄劳动力的35%以上。
(四)尽心帮扶,让劳动者能创业。一是强化政策落实。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企业吸纳、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企业服务等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同时,为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为他们争取创业补贴与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2023年帮助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7人,安置168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见习。二是强化创业培训。积极组织辖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聘请创业导师开展创业指导,及时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规划,提高经营能力,降低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成功率,助力就业者成功创业兴业富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辖区失业人员充分就业。2023年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602人。三是强化典型培树。深度挖掘社区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典型亮点,对社区就业创业工作中新做法新举措及时宣传报道,通过多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展示我县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先后涌现出任勇、姚艳玲等一批青年创业先锋和张爱国、陈志等技能型创业就业典型,示范带动一大批人员就业创业,实现了重点人群的充分就业和创业者的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