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开车行驶在高台县天和公路上,两边绿树成荫、绵延数十公里;北部滩上,今年新栽植的杨树随风摇曳,生机勃勃;在重点风沙口—胭脂堡滩,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丘被麦草方格牢牢锁住,在阳光照耀下泛着金灿灿的亮光,草方格中间一棵棵梭梭幼苗迎风挺立……
高台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沙化土地33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决定了高台的生态屏障地位。多年来,该县按照“南保水土、北御风沙、中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思路,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发展空间稳定拓展,绿色屏障更加牢固。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启动以来,该县已申报“三北”工程六期巩固成果和黑河流域林草沙综合治理项目1.64亿元、67.43万亩,在境内西沙窝风沙口完成草方格固沙压沙5000亩、植物固沙1600亩,连霍高速沿线、八坝滩等地完成造林4750亩,栽植各类苗木125.2万株,完成退化林修复3440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8万亩。
“抓”项目 固牢绿色屏障
由于巴丹吉林沙漠延伸至高台县境内,辐射形成了多处内陆沙地,位于县城西北的西沙窝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块沙地,该沙漠总面积23.5万亩,是全县重点风沙口之一,直接影响县城空气环境质量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多年来,全县干部群众每年在这里开展义务压沙活动。如今,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一块块两米见方的草方格渐次铺开,远远望去如同一张金黄色大网牢牢锁住“黄龙”。“近年来,全县人民共同努力,有效控制了沙漠蔓延,为农业生产筑牢了坚实的生态屏障,今后我们将久久为功,加力完成更大面积治沙。”高台县治沙站站长黄步青说。
近年来,高台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坚持“带片网配套、多树种并举、多效益并重”原则,编制《三北防护林工程规划》《高台县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等,以治沙造林、退化林草修复治理和封滩育林草为核心,先后投资1.02亿元实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模化防沙治沙、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项目34个,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8.26万亩。以构建北部防沙带为重点,突出抓好胭脂堡滩、许三湾滩、西沙窝三大风沙口治理,加快锁边防风固沙体系建设,北部荒漠区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已建成黑河南北岸绿化、胭脂堡滩、黑泉西沙窝、许三湾林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南部绿色通道、合黎镇八坝滩等一批高质量治沙造林绿化样板工程,形成了2条南北宽0.8公里、东西绵延137公里的绿色屏障。
“带”产业 壮大生态经济
“三月赏花,六月摘杏”。眼下,走进位于合黎镇六四村的黎山牧业采摘园,黄澄澄的杏子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果香,让人垂涎欲滴。“我们的杏树园子总共20多亩、1000多棵树,有8个品种,今年全部达到盛果期。”黎山牧业农场场长罗占俊介绍说。
同样位于北部滩的汇禾农场里,杏子、李子等压弯枝头,而这也大大提升了农场的吸引力,每年夏天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农耕乐趣、采摘游玩。“以前这里就是戈壁滩,风沙大,现在树栽上长起来了,特别是果树上的果子成熟以后,游客特别多,一次性能容纳至少500名游客,效益还不错。”汇禾农场总经理宋守波高兴地说。
高台县紧密结合造林绿化和戈壁农业发展规划,围绕交通干线、荒漠戈壁、沙化耕地等重点区域,充分利用“三北”工程资金,吸引社会力量投资,鼓励引导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型经济,通过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提升、强化服务等措施,加大沙产业开发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以林草间作、林木种苗花卉、肉苁蓉、枸杞等为主的沙产业格局。目前,已辐射发展葡萄、优质梨、枸杞和优质杂果等特色经济林8.53万亩,经济效益达1.9亿元,有力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压”责任 巩固绿化成效
合黎镇七坝村西侧北部防护林、八坝滩荒漠化治理项目点是高台县去年和今年的义务植树点,只见一排排树木整齐排列,枝头上一簇簇绿叶展露蓬勃生机。“通过第三方企业招标进行管护,通过滴管每月至少浇灌三次水,连带除草、杀虫,目前来看,长势还是非常不错的。”高台县林业调查规划队队长郑三军介绍。
“三分造,七分管”,在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和规模化防沙治沙行动的同时,高台县狠抓林木资源抚育管护,按照“谁栽树、谁管护、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对新造林管护的技术指导,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违法行为,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各项措施,同时,探索推行林长制“五个一”服务机制,“林长+林草湿沙管护员+林草科技员+警员+监督员”的“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全面建立,444名三级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或针对性巡林,确保重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效率解决,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绿色,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从曾经风沙肆虐到如今绿意盈盈,在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下,高台县在打好“三北”攻坚战的征程上正稳步推进、鏖战正酣。“我们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防治结合、协同推进,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把高台的青山绿水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不断增强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高台县林草局局长丁尚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