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葱茏。
沐浴着灿烂阳光,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绿意浓、生产旺……目之所及,大好“丰”景随处可见,一幅“农”墨重彩的“三农”画卷正在高台大地徐徐铺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高台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稳压器”,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半年完成一产增加值6.93亿元、增速8.8%,可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40元,增速8.5%。
抓主抓重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盛夏时节,走进高台县南华镇信号、胜利等村的制种向日葵种植基地,长势旺盛的向日葵层层叠叠,在阳光下竞相绽放,汇聚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农户们穿梭在花海里忙着采粉、授粉,金灿灿的向日葵成为了群众致富增收的“致富花”。“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种了700多亩制种葵花,村民在拿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打工挣钱。”南华镇胜利村村委会副主任方云介绍。
今年以来,高台县全力推动“种、菜、畜”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扩容增量,建成连片千亩以上绿色供港蔬菜、辣椒标准化种植、番茄全程机械化生产、设施精品无籽西瓜等基地7个、6.17万亩,蔬菜、制种面积分别稳定在22万亩和20万亩左右。出台加快推进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7条政策措施,加快光新牧业(二期)、泉润肉牛等养殖场区建设,鼓励养殖户利用“活畜贷”“金牛贷”补栏增养,新(改扩)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10个,新增规模养殖大户360户,上半年畜禽饲养总量达267万头(只)、牛奶产量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6%、13.4%。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新签约(续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项目11项、2.28亿元,新增营收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有力推动农业向1.5次产业延伸。
量质并重 全面创建和美乡村
民以居为安,民生居为先。
在该县合黎镇八坝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安置点,一栋栋新房整齐排列,各家各户忙着装修小院和房间。这个安置点共安置农户64户,同时配套建设了下水管网、道路、电力、绿化等基础设施。今年,村上还计划为安置点的农户集中建设养殖小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全部完成,装修入住的现在有40多户,装修好的接近20户。”合黎镇八坝村党支部书记谢万雄说道。
高台县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加快合黎镇七坝村和美乡村、巷道镇小寺村弱水南院等示范点项目和283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建设,落实新改建房屋978户,拆除空置房513户。扎实推进农村“八改”工程,改造提升道路24.88公里,新建户用卫生厕所321座,架设污水管网6公里。深入推进高质量清洁村庄创建和绿化美化行动,清理乱搭乱建、废旧屋棚和烂墙烂圈65处,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畜禽粪污、尾菜和农作物秸秆处理利用率分别达86%、90%、83.8%和91%,县域清洁村庄创建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远谋近施 全力推进涉农项目
涉农项目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走进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一排排温室整齐划一,大棚里架豆长势喜人,村民冯光泽忙着除草。今年,该村通过政府补贴、农户自筹的方式,对190座老旧温室进行后屋面修复、墙体加固、钢架增设,进一步提升大棚利用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以前由于大棚透光性不好、增温效果差,影响蔬菜生长,今年对老旧温室进行了改造提升,温室密封性、保温性也好了,效益也就提升了。”冯光泽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高台县实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75项9818万元,到位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7945万元,支出资金5214.59万元、支出率达53.97%。2023年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续建项目完工率达98%,千亩瓜蔬制种产业园、排涝能力提升工程等13个项目列入2024年全市重点投资项目清单,完成投资1.07亿元。争取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二期)超长期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42项3.92亿元,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更加有力。
农业强,升级换代日日新;农村美,和美进步月月好;农民富,稳步增收年年旺。放眼望去,在高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项项特色产业正在茁壮成长,一座座村庄正在展开美丽画卷,一张张笑脸正在诉说幸福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