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政务要闻

【打造新时代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高台:红塘水变“智慧水 ” 润出节水增收双赢路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段海 雷景韬 发布时间:2025-05-15 14∶43
字体:【 打印

虽然已经立夏,但地处祁连山脚下的高台县新坝镇西上村还是有些凉意。高低错落的农田里,破膜而出时间不长的紫花草、制种菠菜等幼苗正在茁壮成长;三三两两的农户分散在自家地除草,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村共有耕地2100多亩,通过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全村80%以上的农田都种的是耐旱、节水的紫花草、制种蔬菜等,而且全部铺设了地膜,以保墒节水。”西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飞介绍,西上、霞光、红崖子等7个村2800人的生活饮水及1.8万余亩耕地和林草地的灌溉用水,都是从地处海拔4400多米的祁连山腹地的红塘引水渠引来的。

据了解,红塘引水渠是高台县红崖子灌区石灰关水库的主要水源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石灰关河系的“生命线”,被当地群众称为高台的“红旗渠”。

“以前种植大豆、洋芋的时候,一年要浇4到5个水,如今的紫花草和蔬菜制种一年最多浇三个水就可以,一亩地可以节省200方水左右。”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王文昌说,调整种植结构后,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每亩地能多收入1000多元。

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高台县还将“智慧水务”建设作为提升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实现了“治水”向“智水”的转变。2024年,该县投资667.6万元实施了红崖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信息化工程。

走进红崖子灌区水资源智慧调度中心,红崖子水资源保护利用所副所长张贤正和工作人员根据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系统显示的实时数据,进行水情水量比对分析,以确保即将到来的第一轮农田灌溉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实现了灌区骨干渠道流量、水量、水位在线实时监测,彻底告别了灌溉管理人员每日奔波于不同渠道量测水的历史。”张贤介绍,“同时,也实现了灌溉用水的精准计量,显著提升了灌区群众节水意识。”

张贤进一步介绍,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实现闸门的启闭,系统自动采集闸前、闸后的水位、流量信息,并提供实时视频监测数据。最重要的是,安装了43处“电子眼”,实现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通过平台下发巡查指令,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每周一次的人工巡查,彻底结束了职工每日步行十多公里巡查河渠的历史,实现了停水期间“无人值守”。

据了解,高台县今年减少高耗水作物7.17万亩,增加低耗水作物7.79万亩。同时,积极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9.48万亩,其中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田24万亩。目前,8个大中型灌区均已建成信息化服务中心,实现了从取水口到退水口以及售水端用水全流程数据监测。2024年全县农业用水总量同比下降11.4%,农民节水用水参与率达90%以上,水资源管理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共治”的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