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分别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计划和政策,高台县更是连续出台1号文件,加快扶持发展蔬菜产业,把蔬菜产业提到全县农民增收的首位产业来抓。为了充分利用政策扶持机遇,大力发展高台县蔬菜产业,找准存在问题,破解制约因素,制定有效措施。全县蔬菜生产无论是数量、品种、品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为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全县瓜菜面积已达262000多亩,其中:温室蔬菜面积153794亩,加入塑料拱棚蔬菜面积14642多亩,全县设施农业栽培面积已达77002亩以上,年产各类蔬菜64万多吨 ,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现阶段优质无公害蔬菜起步缓慢的原因:
1、利益驱使生产者节约型生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者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生产者为获取高产量而带来的高效益,往往大量过量的施用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等物质,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往往过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土壤和蔬菜产品的污染。
2、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优质优价没能得到体现。优质无公害蔬菜往往以降低产量为代价和风险而获得,但从总体上来看,在我们国家的蔬菜流通过程中,尚未形成优质优价的氛围和环境。
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从而制约着无公害蔬菜的优质优价和其生产的发展。土地的分散经营和自由种植,加大了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措施的推广和监管难度。另外,国家的法规和农药产业的调整不够有力,国家对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方面缺少法规,对新型高效农药的研制投入经费少,对剧毒、高毒农药的淘汰和禁产滞后。优质无公害蔬菜的鉴别技术落后,消费者难以区分。
三、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的途径
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技术工程,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比推广某一单项技术难度大,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多行业、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加强领导,配合行动,齐抓共管,才能达到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目的。
第一,制定规划,强化宏观调控。要以实现无公害化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生产过程源头控制和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无公害蔬菜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措施,从宏观上加强对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引导、协调,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当前,要把解决农药残留量、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作为首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力争用2年至3年时间使其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第二,建立示范基地,创建品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发展,要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为样板来带动大面积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要采取行政推动、技术带动和投资政策引导等方式,加大投入,统筹安排,重点创建几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检查、监督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的推行,对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达到建立一个、搞好一个、带动一片的目的。对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的无公害生产基地,要申请有关部门评审认证给予正式命名,开发名优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占领省内市场,开拓省外市场。示范基地的形式和规模可以不拘一格,但唯求产供销一体化,以利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直供直销和优质优价。
第三,加强新技术推广和生产者的培训工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大力推广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制定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使生产者有章可循,比照生产。同时层层举办培训班,做到村村办班,人人受训,告诉生产者什么是优质无公害蔬菜,怎样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以提高广大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掌握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
第四,加强监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要通过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及认证机构,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提高监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在蔬菜批发市场设立无公害蔬菜专营区,只允许检测合格的蔬菜品种进入交易;在蔬菜零售市场建立无公害蔬菜专供摊位;在蔬菜市场推广使用“农药残留速测卡”等。对“超标菜”采取限制进入市场销售的冷处理方式,逐渐过渡到采取处罚没收处理以及强制销毁。通过这些措施,抵制“超标菜”的销售,保护优质无公害蔬菜的销售,促进优质优价。
第五,强化市场监管,严禁经销、使用剧毒农药。要对农药市场进行全面整顿,取缔非法经营。要严禁剧、高毒农药在瓜菜、水果等农作物上的使用,对因销售、使用剧、高毒农药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要追踪溯源,对经销、使用者给予严惩。
第六,积极创造条件,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为无公害蔬菜发展搞好服务。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化肥、添加剂、生产调节剂等。国际上的通行办法是大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
第七,政府参与,推动发展。从目前的社会实践看,市场不可能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因此需要政府的参与,加大行政干预的力度,才能够促进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制定一些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施细则和法规条例,责成有关部门监督实施,设立无公害蔬菜生产专项资金,对形成规模、连片发展,在产地环境监测和隔离取得无公害蔬菜认证的单位和基地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发展较快,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中。
第八,加大舆论宣传,引导消费和生产经营。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安全食品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的健康环保意识,教育广大菜农从消费者利益和自身的长期利益出发,自觉的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通过舆论宣传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