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2018年农业经济运行分析

高台县统计局2019年02月19日

今年以来,高台县坚持市场引领、基地支撑,着力调结构、夯基础,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水平,农业暨农村经济整体上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新局面。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83 亿元,同比增加1.39亿元,增长6.93%。

一、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1.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8年,全县种植业总播面积达53.3万亩,比上年减少0.63万亩,下降1.1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32.84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7.5万亩,下降18.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31万亩,比上年增加6.61万亩,增长5.2%。其中制种面积10.52万亩,同比下降8.04个百分点,玉米制种5.32万亩,较去年减少4.81万亩,下降47.48%。

2.蔬菜产业发展保持平稳。今年以来,我县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抓项目、强科技,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全面推进了蔬菜产业发展。全县蔬菜播种面积8.7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万亩),较去年减少0.46万亩,下降5.02%,蔬菜产量达36.66万吨,比上年增加1.76万吨,增长5.03%。“三品一标”等一批名、优、特蔬菜产品,有效带动了全县农业转型升级,为我县蔬菜“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3.蔬菜及其他制种成为增收亮点。2018年蔬菜及其他制种面积4.44万亩,较去年面积0.57万亩增加3.76万亩,实现产量0.44万吨,同比增加0.38万吨。蔬菜及其他制种发展势头迅猛,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有效弥补了粮食面积萎缩带来的增收压力,成为农业产值增加新的增长亮点。

4.瓜果、药材产业发展迅猛。2018年瓜类种植面积2510亩,商品西瓜种植方式为温室、大棚、小拱棚和露地栽培,较去年增长较为迅猛。近年来,以西甜瓜杂交制种为主的非主要农作物制种和商品西甜瓜栽培,是部分镇、村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特色农作物。2018年中药材播种面积2.13万亩,以板蓝根、甘草、枸杞为主。

5.草畜产业平稳发展形势良好。2018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畜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这一中心任务,按照“抓项目、强龙头,稳基地、拓市场,重培训、转方式,保安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草食畜牧业作为加快全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和促农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实现了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全县大牲畜存栏7.92万头(匹),同比增长1.28%,牛、猪、羊、鸡出栏分别为2.67万头、12万头、29.19万只、48.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为8.5%、13.63%,16.39%,-2.4%。肉产量达到1.53万吨,奶产量9914吨,蛋产量1357吨,比上年增长11.89%、1%、4.99%。

6.林业产业发展向好。2018年来,全县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耕地、高效益”思路,立足现有戈壁资源,坚持绿化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全年完成造林5.5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74万株,新增城市绿地4万平方米,果园面积达3.7万亩,园林水果产量达1.86万吨,不仅促进农户增收,而且使农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增收难度大。高台县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和务工收入,而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益较低,以体力为主的务工收入不高,加之自去年以来部分农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

2.农作物受灾严重。4月6日出现低温冷冻天气,造成高台县2个镇22个村共8190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经济损失约610万元。8月共出现3次持续降水天气过程,其中8月31至9月1日的强降水天气造成9个镇128个村受灾,3次洪涝灾害致使26882.7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造成经济损失约8837.17万元。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虽然全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争取实施力度,但是由于部分村自筹资金难度较大,历史欠账较多,致使水、电、路、井、渠、林网等基本农田设施配套不完善。

4.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短。高台县农产品呈现出“三多三少”特征,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产业之间关联度不够、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缺乏高附加值产品。仍处于卖原料、卖初级产品阶段,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得不到充分挖掘。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针对目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落后的问题,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大力推动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的投资,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和道路、供水、农田改造、水利建设等生产基础设施上来。加大建设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力度,示范推广光伏及智能温棚等现代农业技术,加快农机化核心示范区建设。

2.抓好粮食生产,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自然灾害频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抗拒的,因此要做到早预防、早止损。首先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其次要增加保险保费补贴额度,增强农户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最后要加强技术指导,抓好以玉米为主的大秋田作物田间管理等工作,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民面对自然灾害、病虫灾害时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水平,促进全县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化水平。

3.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设施蔬菜、高原夏菜、葡萄、制种、草畜和农产品循环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大品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档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要进一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提升高台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定期对龙头企业监测数据分析,结合下企业实地摸底调查,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让龙头企业带到农户增收致富。

4.推出精细农业、推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精细农业,要精准定位,明细全县农业各产业发展方向,找准着力点,粮食生产要稳粮提质,推广高档优质品种;经济产业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养殖业要转型升级,加快牛羊、特色家禽、名优特水产养殖,深入对接市场。同时要积极推进“农产品+互联网”行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农业全产业、全链条式开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