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

高台县三季度商贸流通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高台县统计局2019年11月12日

三季度,高台县消费品市场积极助推消费模式创新,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动能,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推动消费品市场向高质量发展,着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体呈现出稳健运行态势。

一、指标完成情况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6亿元,同比增长7.7%,从城乡区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9亿元,同比增长8.4%,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7亿元,同比增7.1 %。从行业结构看,四大行业中,批发业完成销售额3.92亿元,同比增长9.1%,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6.82亿元,同比增长10.5%,住宿完成营业额0.30亿元,同比增长7.5%,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67亿元,同比增长13.5%。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1. 消费市场购销两旺,节日经济持续增长。一是促销活动多样化,推动消费增长。全县部分企业及个体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促销活动,掀起促销热潮,抢抓节日商机,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节日市场呈现购销两旺的态势,节假日期间日均销售额比平时增加4成,最大限度提升了销售额;二是室内装饰材料类、家具类销售额稳中趋好。目前正处于房屋装修旺季,部分企业通过开展“中秋国庆双节钜惠”、“嫁娶中秋换新家”等促销活动,拉动现阶段装修需求的客户量大幅增长,日均签单量增加,且能享受丰厚礼遇,活动期间销售额提升16%左右。

2.品质生活类消费增速加快,凸显消费升级。本月我县大类商品在吃、穿、用等传统基本生活消费增速依旧延续之前稳步增长态势。以高端化妆品、金银珠宝饰品为代表的品质商品销售额增速加快,居民品质消费特征凸显,消费意愿和能力逐渐增强。本月限额以上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分别增长29.1%、2.9%、56.2%、47.1%、7.6%和99.5%。

3.城乡消费各有特色,城镇零售额增速高于乡村。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消费观念正在向现代消费观念转变,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特别是享受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需求不断上升。前三季度,城镇零售额完成8.09亿元,同比增长9.1%,而在淡、旺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强的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农村消费群体明显扩大,农村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市场消费的多样性也逐步显现,乡村零售总额完成5.37亿元,同比增长5.6%;农村市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依然不小。

4.假日经济、旅游经济成为增长热点。假日经济和旅游经济成为推动全县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直接带动批零住餐各行业全面增长。随着高台县各种特色节庆活动成功举办,旅游业呈现繁荣发展景象,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县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29%和21.54%;节庆活动成效显著,促进了旅游、住宿、餐饮、零售业的消费,直接拉动了消费品市场的日趋活跃和成熟。

三、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个别批零企业及个体户销售额降幅回落。一是种子类商品销售有季节性,影响销售额的增长。由于种子销售集中在一季度,4-9月份为市场淡季,销售额基本为零,所以本月没有发生销售交易,直接影响批发业的增幅;二是商场销售额小幅回落。个别商场内部分场地出租进行二次转包,且销售额属于自主收银无法统计,致使本月数据有所下滑。三是货源流通机制不稳定,影响肉制品行业业绩下滑。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运入本县,连带效应的影响,导致市场供给偏紧,销售额下降。

2.燃油燃气类效益下滑。一是部分加油站成品油零售价格低于最高限价。如:南华加油站柴油降价0.6元,梧桐加油站柴油降价1元、汽油降价0.23元,东关、西关加油站充值优惠5%,促销活动为期半年,销售价格一直低位运行,悄然吸引顾客,导致个别企业(个体户)大单业务流失;二是燃油市场竞争激烈,影响限上企业销售额的后续增长。由于竞争主体增多受周边新增加油站点的排挤,个别限上企业及个体户燃油价格处于劣势,消费群体明显缩小,导致销售额大幅下滑。

3.个别住餐企业营业额为零申报。主要原因是餐厅设备老化,环境设施陈旧,餐厅停业装修升级,由于装修资金暂缓,至今还未动工,不能正常营业,因此本月营业额为零申报。

4.限下商贸企业及个体户经营压力加大,影响消费发展后劲。一是成本上升压缩限下企业及个体户营业额的利润空间。主要原因: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商铺租赁价格、人工成本上升,企业及个体户经营成本不断增加,赢利能力下降,对消费市场发展后劲产生不利影响。如:餐饮业受到禽蛋肉类等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和原料供需季节性影响,致使餐饮行业利润空间缩小。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由于个别企业及个体户资金紧张,周转困难,大量赊销账款不能及时追回或形成呆账,影响账面收入,在一定程度影响经营销售。三是个别住宿行业酒店管理者因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酒店住宿环境破败、经营设施落后,影响入住率。总体来说限下企业及个体户发展乏力,拉低了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努力丰富限上单位行业类别,全面反应消费水平。一是要加大对新增企业的申报力度。根据“四经普”清查结果,筛查一批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重点培育,并做好单位申报的各项统计服务工作。二是要提高新增企业的申报质量。在单位申报时,要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要优先予以申报。另外,在收集相关资料时,要与企业负责人或统计员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入规后统计报表的上报、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等相关工作得以长久的、顺利的开展。

2.积极组织限上企业加大促销力度,拉动经济增长。一要着力发展假日经济,做精做实节假日各类促销活动,办一些美食文化节等,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的同时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二要组织举办商贸企业诚信建设、餐饮行业优质服务、绿色消费月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激发群众消费积极性,扩大消费需求和规模,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到有数可统。

3.高度关注重点行业企业,努力提高经营效益。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医药、汽车、餐饮等重点销售行业,要高度关注,准确把脉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瓶颈因素,鼓励企业树立信心,把握市场动态,帮助分析原因,走出困境,引导企业在当前低迷的形势下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经营销售范围,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不断提升市场占有额,并有效刺激企业改善销售模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4.继续加强入统企业统计人员知识培训。由统计部门对在库限上、限下商贸流通企业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进行《统计法》及统计业务知识宣传和培训,及时了解和掌握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做到每月数据应统尽统,全面、真实反映全县消费水平,强化全年统计数据支撑,推动社零总额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