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统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持续实施生态工业突破行动,以生态工业为取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全县工业经济取得新进展。
(一)经济运行平稳增长。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每月对筛选确定的重点工业企业进行调度监测,做好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分析研究。加强对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不断促进停产或季节性企业开工生产,实现达产达标,工业企业运行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规上企业营业利润率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2016年的12.3%增加到2019年的50.0%,年均增速 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至目前,全县工业企业14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户,2020年1-10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同比增长9.3%。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了全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产业发展前景看好。“十三五”以来,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矿产品加工、新型能源、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建材为主的生态工业体系。盐池工业园累计入驻企业25户,已建成企业6户,正在建设项目19个,升规入库企业7户,15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能源化工区依托晋昌源煤业公司,吸引带动首途新能源、旺达绿禾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循环发展,10万吨醇基燃料项目已投产运行,20万吨中温焦油加氢处理项目正在抓紧建设;120万吨捣固炼焦、10万吨焦化粗苯加氢等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规划占地319平方公里,已建成并网6户320兆瓦,累计发电21.6亿千瓦时,实现收入20亿元,上缴税金5780万元,是全市规划面积最大、装机容量最多、建设速度最快、并网规模最大的光电产业园。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9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7%以上,基本形成了以蔬菜、玉米种子、黑番茄、葡萄加工为骨干的农副产品加工经营格局,油、盐、酱、醋、酒产业链正在形成。矿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力,以宏源矿业、垣泓矿业等企业为主,积极开发利用萤石资源,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目前已形成10万吨萤石精粉的生产能力,资源综合利用率60%以上。装备建材业以嘉宝机械、禹禾节水、巨鑫硅材料、和泰建材等公司为代表,主要生产农业机械、节水管材、商砼、石英石板材、装饰一体板、节能建材等,嘉宝机械目前已获专利30多项。工业项目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现,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十三五”以来,我县工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业发展层次不高。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工业底子薄,企业总量少、规模小,149户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23户,其中龙头企业更少,带动能力弱,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多数为初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工业发展缺乏好项目、大项目支撑带动,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产业发展结构不平衡。全县23户规上企业中化工企业7户,增加值占37.5%,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户,增加值占6.7%,新能源企业5户,增加值占26.8%,矿产品加工企业2户,增加值占14.5%,装备建材等企业6户,增加值占14.5%。整体来看,化工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安全环保风险大;农副产品加工业有传统优势,但没有新的进展;新能源产业对就业贡献不高,且受指标限制自2015年以来再没有新企业入驻;矿产加工企业税收贡献大,但企业户数少、产品单一;装备建材加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利用率低,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三是部分老企业生产运行不畅。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个别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企业因融资担保引发官司面临破产、导致企业资产闲置,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如南化工业园中化番茄、博峰肥牛、金昱食品、金明生物、国华公司、聚合热力等企业,目前都处于闲置状态。四是园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南华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不具备化工污水处理能力,能源化工产业集中区没有集中供水站;盐池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没有危废暂存间和污水处理加热系统,危废(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二、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 六保”任务,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以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抓好工业经济运行,今年以来全县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1-10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同比增长9.3%,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率9.13%。全力保工业市场主体。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企业开工复工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引导企业以复工复产保防控、保市场、保供给,以疫情防控促生产、促市场、促供应,全力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县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对照“小升规”目标任务,深入中能新能源、金康脱水蔬菜、吉电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全面摸底调研,掌握一手情况,目前新升规入户企业 1户,年底可以完成3户升规任务。
三、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紧扣全县生态工业发展规划,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发展理念,靠实工作责任,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一是狠抓企业运行监测。紧盯工业总体目标,全力做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未开机企业复产,做好减产企业的稳产工作。全力做好规上企业的生产保障,努力提升对全县工业的带动能力,切实发挥规上企业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作用。2021年,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保持在5%以上。
二是积极培育升规企业。对中湖盐、佳源蔬菜、鼎圣化工等“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进行“一对一”定点帮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实际难题。加强与统计、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及时沟通信息、紧密合作,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促其尽快升规入库,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增量,力争年内培育新入规企业不少于3户。
三是抓好政策落实。积极落实省、市、县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筑实产业链供应链,切实解决企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紧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处理好新冠疫情后续影响,做到企业应享尽享,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四是加快光电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光电产业园基础设施,围绕园区绿化、供水站提升、企业垃圾处理等方面,提升光电产业园招商和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