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各镇政府信息公开>>罗城镇>>主动公开文件

罗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的自查报告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620724082/2025-00068
文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高台县罗城镇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罗城镇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5-09-22 10:32:42
是否有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甘办发〔20227 号)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验收工作的通知》(农办乡建〔20257号)精神,结合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部署,罗城镇高度重视,认真参照《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验收方案》,结合自身实际,逐项对照,对我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工作。成立罗城镇农村“厕所革命”行动专项小组,抓好全镇“厕所革命”行动各项工作,负责全镇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考核评估,研究解决推进中的突出问题。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入心入脑。利用微信群、村宣传栏、张贴标语、横幅、宣传画、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法渠道,从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传播、国家财政奖补等方面加强改厕宣传。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厕所日等主题活动,在农村普及宣传改厕知识,加强卫生厕所使用管护培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农民群众良好卫生习惯。三是强化督导考核,提高改厕质量。镇农村“厕所革命”行动专项小组将按照“一周一统计、一周一通报”的要求,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对已建成厕所排查力度,全面抓好厕具质量不合格、建设标准不规范、管护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整改,切实提高改厕实效。现全镇已完成卫生厕所1537座,常住户覆盖率达到64.12%2025年新建133座卫生厕所。建立完善“厕污共治”长效利用和管护机制,同步开展厕所粪污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全面落实水资源保护。为改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状况,结合卫生环境整治以行政村为单位确立了水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负责制,由村“两委”主要成员担任巡查及监督工作,形成镇、村、社三级齐抓共管格局全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备齐全,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所有设施正常运行,现已建成张家墩村、常丰村、天城村、罗城镇、红山村共5污水处理站。每季度对罗城镇、红山村、常丰村污水处理站第三方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打分。二是加强养殖粪污污染防治。由镇生态环境办公室牵头,镇畜牧站、各村积极配合,推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督促养殖场(户)按相关要求配套雨污分流、三级沉降池等污染防治设施并正常运行,及时清理场区内外环境和污染物,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规范收集处置。严禁畜禽养殖粪便堆积,造成污染。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采取积极稳妥、切合实际、有力管用措施,推进非正规垃圾点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长效保障机制及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机制。各村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和日常巡查检查制度,教育群众垃圾入斗,垃圾斗及时清理拉运,不得随意倾倒生产生活垃圾,不得焚烧垃圾。统筹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截至目前,我镇共组织开展全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63次,共处理垃圾3470吨,镇村环境卫生总体有了明显改观。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高度重视,积极下村配合村干部,组织和动员群众对村社和村域内环保设施点的卫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使全镇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各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队伍进一步完善,坚持“周巡查、旬整治、月检查、季评比”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公共地段分片包段和确定相关负责人的方式,使村落和黑河湿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四)坚持“提效能”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提升脱贫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举措,紧盯群众所盼,持续改善乡村风貌。一是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全力做好罗城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天城村市级“和美乡村”创建,持续巩固张家墩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桥儿湾村、红山村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成果,申报创建罗城村省级“和美乡村”和桥儿湾村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二是持续开展卫生村创建工作。至目前,我镇花墙子村、天城村、常丰村、盐池村、双丰村已创建县级卫生村,万丰村、河西村已创建省级卫生村,下庄子村、侯庄村已创建省级卫生村。

)坚决落实长效监管机制。为全面落实全镇黑河湿地生态环保问题长期监管各项措施,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整改责任、监管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工作长效保持,确保整改后问题不反弹、不回潮。镇党委政府对涉及全镇76个环保设施点进行监管任务分解,各村按责任分工要求抓好各自区域内环保问题巡查和整改工作,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坚持镇村社三级干部联动,带领群众拉网式进行整治,真正做到整治不彻底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同时,逐步健全三级评价通报机制、责任追究和旬检查、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的长效机制。至目前,共开展镇级巡查18次,村级巡查18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村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加之干部、群众对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识不高,对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不高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社会公众的教育和宣传不够深入,众对加强农村环保关注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局面。

(二)农村管理机制不健全。各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只注重集中整治,但轻视日常管理,整治工作仍然停留在突击式、应付式的状态和阶段,“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资金保障不足、设施滞后。由于环境卫生整治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镇政府及村委会缺乏专项资金,财政吃紧,人员配备不足,现有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当前需求,造成环境整治设施及转运系统滞后,未形成闭环,使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较真求认真。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多措并举,持续抓好工作落实。继续把生态环保问题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加大对生态污染、生态破坏、秸秆焚烧、燃煤锅炉和煤炭销售点的监督检查,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此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多方筹措资金,坚持建管并重,加强环卫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积极谋划争取项目,继续做好污水处理站的规范化运行,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完好,作用发挥正常

(二)继续强化宣传教育,切实转变群众观念。从生态环保、秸秆禁烧、农膜回收、法律法规、防火隐患整治、“三堆”清理、住房屋顶乱堆柴草等方面入手,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大喇叭、“两微一端”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开展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和“四区四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及时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村村搞整治,户户比清洁”的良好氛围。团委、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建设和“美丽张掖、请您参与”巡河护河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持续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整治庭院卫生、参与公共环境治理,树立文明健康意识。让群众了解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清运、集镇门店“三包”、设施设备使用管理、定期整治、检查评比、考核奖罚等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管用、规范、长效。健全完善考核奖罚制度,把生态环保工作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与各包村领导及干部年度考核相挂钩,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事故发生,使我镇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罗城镇人民政府

20259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