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22年新坝镇防汛抗旱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县防汛抗旱总体部署,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全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中心,紧盯山洪防御、水库度汛、河流险段等防洪重点,健全责任体系,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调度防控,排查安全隐患,整治险段工程,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重要河流、水库重要设施防洪安全,确保一般山洪灾害人员不伤亡,遇重特大山洪灾害,及时预警转移、全力抢险救援,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建立健全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及时调整充实指挥机构成员组成,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到位。各村要履行好防汛抗旱主体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解落实岗位责任,建立行业防汛抗旱责任体系。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山洪灾害“三级”包抓责任,把山洪灾害“三级”包抓责任纳入防汛抗洪责任体系,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汛前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公示镇、村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明确工作职责,督促履职到位。
——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各村、各单位要在全面开展汛前检查的基础上,抓好三项重点排查整治工作。新坝水管所、红崖子水管所要排查水库下游河道泄洪安全风险,复核行洪能力和安全泄量,确定风险范围和村社名称,落实泄洪预警责任和措施,按照防汛责任制管理层级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组织开展镇村社道路桥涵堵塞、堰塞、塌方等行洪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分析上下游安全风险,分级落实雨天巡查、信息报告责任和措施,将镇村社道路桥涵风险排查表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村要从责任落实、应急预案制定、水库度汛、防汛物资储备、河道防洪、抢险队伍组织等方面做好汛前准备,加强督促协调,突出山洪灾害防御,落实预警责任和措施,确保汛前完成排查整治任务。
——建立健全山洪预警防御机制。各村要复核落实村社山洪预警信息员,确定预警联络方式,汛前提交水管所等单位;要进一步细化村社预警信息接收、发布流程,完善基层山洪防御预案,结合村实际开展专项演练;要加强对重点部位山洪灾害防治的堤防、排洪沟道等设施和各村雨量监测站点、预警大喇叭等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建立长效运行维护机制,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健全雨情水情汛情共享机制。应急所、水管所等防汛单位要建立部门雨情水情预测、监测信息报送制度,加快接入雨情、水情等服务系统,与全镇各村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持续抓好防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发展,进一步完善抢险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动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做到统一指挥、迅速响应、处置有力。
——抓好旱灾应对工作。密切掌握旱情动态,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制订抗旱灌溉用水计划,统筹安排好生产和生态用水,做到科学调水,合理配水,确保镇村饮水安全,确保抗旱浇灌工作顺利进行。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农业科技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确保全镇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围绕上述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防汛抗旱安全目标,2022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切实加强防汛抗旱工作领导。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到位。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要对辖区防汛抗旱负总责,全面把握防汛抗旱形势,抓好总体部署,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关键措施,组织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区域和重点工程防汛责任人要及时分析研究防汛形势,深入现场检查落实,组织做好风险排查整治、防御救援工作。各单位防汛责任人要全面把握行业防洪安全风险,根据业务分工细化工作责任,明确防汛职责,加强行业防汛安全指导,督促逐一落实责任,把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到每一项工程、每一个责任人员。村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要根据山洪防御任务,分解落实包抓责任,健全预警体制和机制,完善防御预案,落实预警避险“最后一公里”各项措施。水库防汛管理责任人要督促落实监测、调度、巡查、预警、抢险等关键措施,完善预案,备足抢险物料和队伍,做好防御救援各项工作。河流险段防汛安全责任人要组织排查风险隐患,督促落实管控和整治措施,组建巡查队伍,建立汛情预警机制,做好防御大洪水的准备工作。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御行政责任人要在媒体上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责任意识。
各村、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深刻汲取教训,深入查找思想认识、体制机制、责任落实、物资储备、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等方面的问题,查找工作漏洞,补强短板弱项,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切实提升防汛抗旱应急能力。
2.认真开展汛前防汛检查。各村、各单位要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水旱灾害风险隐患,用好普查成果,确保底子清、情况明、识别准,措施有力、防范得力。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原则,集中汛前有利时间,全面排查整治山洪防御、水库度汛、涉水经营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强化防洪管理,整治风险隐患,加强督促整改,做好防大汛、抗大洪各项准备。要紧盯村庄周边人口密集区河道洪道防洪行洪风险隐患,尤其山洪及泥石流易发区等重点防洪区域,认真排查堤防工程损毁修复、河洪道淤积和杂物影响安全情况,加快整治疏浚,确保行洪安全畅通;紧盯暴雨山洪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管理,排查雨量站、预警发布系统故障和隐患,修复预警设施,订正预警指标和数据,进一步健全预警机制;要充分认识山洪灾害防御这一难点重点,深入一线指导开展隐患排查,突出预警到户到人、预案演练、转移避险路线和安置地点确定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足和漏项,细化整改措施,跟踪整改到位。各村、各单位要细化完善风险管理台账,切实加强防洪风险监管能力建设。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工作台账,限时完成整改,逐一销号,确保各类风险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特别是涉水在建工程,汛前难以完成隐患整改的,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度汛方案,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度汛安全。对检查不认真、不扎实,走形式、走过场,责任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强化追责问责,以铁的纪律保障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镇防汛指挥部将会同有关单位适时对各村、各单位组织开展汛期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整治等情况开展督查检查。
3.切实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应对工作。要以全面落实“镇级领导包村、村级领导包社、党员干部包群众”的三级包抓责任制,明确风险隐患排查、预案完善和演练、监测预警、转移避险等职责,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一是各村要加强桥涵卡口、水高人低、沟道出山口、弯道、断面狭窄等重点部位风险辨识,建立风险台账,全面掌握风险区人员状况,按照安全、就近、快速的原则,合理确定转移路线和避险场所,明确弱势群众帮扶措施,突出“谁转移、怎么转、转到哪”这一核心内容,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汛期逐村开展专项演练,提升防御应对能力。要落实落细风险区防汛指挥、抢险救灾、转移安置、转移人员管理等重点环节避险措施,明确灾害应对各项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确保责有人担、事有人干。二是要强化实时监测,密切掌握预警信息,跟踪雨水情发展变化,切实增强预报的预见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尤其要加强局部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雨的预测预报,做到早预防、早处理、早应对。三是镇防汛指挥部协调水管所、应急所等,加强沟通联系和协调联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明确预案转移判别指标和指令下达权限,强化基层干部临灾处置能力,暴雨量级、洪沟水位一旦达到临界指标,果断下达指令,坚决快速组织群众转移。
4.加强蓄水工程防洪调度管理。水管所、应急所等单位要加强水库、塘坝、尾矿库等蓄水拦挡工程运行管理和监管,进一步督促落实水库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水库监测预报、汛期调度运用计划、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三个重要环节,做到组织、管理、预案、制度、队伍、物资“六到位”,全面提高应对水库突发汛情和险情的能力。按照“谁调度、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运行计划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汛期超汛限水位蓄水。围绕补短板、提标准、消隐患、强监管这一目标,继续实施中小河流、山洪沟道、重点区域防洪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摆浪河等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加强河道、湖泊、水库、山洪沟道防洪基础,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警示标志,改造一批卡口壅水、“人水混行”道路桥涵,提升基础设施防洪能力。要加强蓄水拦挡工程调度管理,严格执行运行规范和调度计划,科学调度、合理调蓄、平稳蓄泄,确保工程及下游群众生命安全,发生汛情、险情要第一时间响应处置,第一时间报告、通报和预警,配合各单位和下游村社做好抢险和疏散转移工作。
5.加强行业防洪安全管理与整治。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排查,制定措施,抓好防范,确保防洪安全。新坝水管所、红崖子水管所要按照防洪规划和河道行洪安全要求,加强镇域内6座水库和重点河段、山洪易发区等河洪道安全管理,加快修复水毁防洪工程,疏浚淤积和杂物,确保汛期行洪通畅,加快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各项措施;镇应急管理所要督促企业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和各项防御措施,加大汛期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新坝自然资源所要加强对全镇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修订完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监督管理体系,加快监测预报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国道、跨河桥涵的排查与整治,组织指导做好镇村道路桥涵安全排查,结合道路交通建设规划,加大风险整治力度,完善警示标志,落实重点桥涵值守巡查措施,保障交通及公共防洪安全。镇公共服务中心要加强旅游景区、文物古遗址的防汛抗洪安全管理。供电所要排查整治电力、通信设施防汛抗洪隐患,确保安全度汛预案。
6.强化预案编制演练。各村、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高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
7.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应急力量在防洪救援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各单位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协助组织群众转移撤离、巡查防守和险情抢护,确保群众转移安全高效。积极探索建立物资储备新机制,进一步摸清区域内各类施工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物资机械市场资源,建立协议调用、紧急征用等机制,加强防汛经费使用管理,强化物资设备保障能力。有关防洪工程、在建工程主管部门要按照“抢早抢小”的目标,以工程管理单位为主组织抢险队伍,储备必要物资,做好汛情险情初期响应抢险的准备。
8.加强干旱防御和救援工作。应急管理所、水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和各村要紧盯春夏易旱时段,及时分析气象干旱要素,掌握河流水情、工程蓄水、人畜缺水、耕地墒情,会商研判干旱态势,组织做好防旱抗旱工作。要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发挥好抗旱保人饮的骨干作用;要大力实施抗旱水源、渠道疏浚、田间配套等工程,抓紧对现有水源及沟渠进行清淤、整修和除险加固,不断提高综合抗旱能力。
9.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和防汛值班值守工作。各村、各单位要扎实做好防汛抗旱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热点引导,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发布制度,提升信息发布时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广泛开展防汛抗旱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普及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制度,充实值班带班工作人员,明确值班职责,确保防汛抗旱信息畅通、应对及时、处置高效。加强值班值守纪律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因值班值守不到位酿成事故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