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切实加强镇村应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发 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全面提升重大自然灾害抗御能力。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切实减轻灾害风险,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稳定的预防手段,是共享全面小康硕果、守护美好家园的重要基石。各村、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主题,充分认识做好灾害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要加强工作组织领导,加大宣传解读,教育提醒社会各界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关口前移和问题导向,加强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加大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持续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三、活动时间
2022年5月7日至5月13日。
四、活动安排
(一)加大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一是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各村、各单位要根据本辖区、本行业灾害事故风险特点,以家庭、学校、施工工地等为重点,采取播放电子屏、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提高广大社会公众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创新方式,灵活运用活动载体。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钉钉群等宣传媒介,多渠道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全面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要持续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通过会议、知识竞赛、发放科普读物等形式广泛进行科普宣教。三是面向公众,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咨询活动。由镇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组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卫生院等单位,在卫生院门口,通过电子屏、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等,集中开展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震减灾、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消防安全、传染病预防、安全生产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各村也要结合实际,在所管辖区域同步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向村社群众普及自救互救基本常识和技能,不断激发群众防风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二)管控风险,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一是紧盯排查整治重点。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组织人员,做好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学校、医疗机构,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道路、通信、供水、供电、排洪等生命线工程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编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二是充分发挥基层作用。要鼓励和引导村社群众和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抗风险能力。对镇村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队伍,把灾害风险排查、隐患治理、预警信息传递、科普宣传教育、灾害应急处置落实到人、预案到人,对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要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早处置,确保风险隐患发现早、解决早。三是深入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继续做好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配合全面完成调查数据质检、汇交工作,积极结合利用普查成果,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应急疏散通道和消防安全通道专项整治。广泛发动相关单位和村,对主要道路两侧车辆违规停放,集镇楼院、农户后院等场所,占用、堵塞和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安全通道等各类影响应急疏散和救援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打通居民群众生命通道。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责任,列出整改清单,第一时间督促整改,确保应急疏散和救援通道畅通无阻。
(三)强化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灾害风险
一是健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梳理掌握本单位、本村应急物资储备底数,结合灾害风险特点,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有针对性扩充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健全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社会储备等联动机制,不断拓展救灾物资品种品类,提高保障效能。要鼓励引导群众家庭个人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防灾减灾与救生避险装备,继续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二是扎实做好基层应急准备。要有计划加大对镇村灾害信息员、网格员、地震速报员、护林员等人员的培训,有效整合各类应急信息系统或网络平台,做到灾后快速反应、有效应对。要做好预警和避险转移准备,通过自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和大喇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传统手段相结合统筹利用,打通灾害风险预警“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及时转移,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三是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要在已经形成的应急预案基础上,围绕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从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处置、抢险救援、人员转移、物资调度等方面,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完善预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提高灾害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做好应急演练准备。要重点针对地质、地震等灾害,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包含灾害事故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社会力量参与等内容的演练活动,切实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五、活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各村、各单位要把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各项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各村、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明确各自责任,积极动员,迅速做好宣传活动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营造浓厚氛围,增强防灾意识。“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期间,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类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建立防灾减灾宣传长效机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营造人人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有序开展。本次活动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各村、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加强联系合作,尤其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要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细化每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演练活动安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