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县关于深化妇联组织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部署要求,促进镇村妇联更好地履行职责任务,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针对我镇妇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围绕“四大”破难行动、落实“四强”提升任务、推进“十项”制度落实,亮明“一张任务清单”,采取“看、听、问、帮、报、想、讲、记”服务妇女群众工作法,推进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破难行动”走实走深落地见效,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妇联组织建设改革提出的任务要求,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实现引领妇女更有力、服务妇女零距离、联系妇女全覆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破解基层妇联改革难题;坚持基层第一、重心下移,将工作资源下沉到基层,巩固提升妇联组织改革建设成果。
二、工作任务
(一)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构建完善的妇联体系。
一是建强镇级妇联。全面完成镇级妇联改革目标责任,进一步健全镇村两级妇联引领服务联系基层和妇女群众的工作机制。加强镇级妇联队伍建设,加大镇级妇联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力度,镇妇联主席由镇党政领导班子中的科级女性领导兼任,同时推选镇党政后备干部中的优秀女性成员担任镇专职妇联副主席(1名)和兼职副主席(1名),推选妇联执委不少于21名,彻底改变镇妇联“单枪匹马”干工作、服务妇女群众“盲点多”的状况。推进组织高效运转、效力层层传导,形成上下贯通、各履其职、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妇联组织体系。
二是拓宽村妇联覆盖重点。进一步巩固妇联区域化建设和村“会改联”成果,力争到2021年底村妇联主席100%进入村(社区)党组织和村民(居民)委员会。推动在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农家乐、居民楼栋、妇女兴趣组织、联谊组织等妇女生产生活最小单元当中,普遍建立妇女小组。使妇联组织纵向覆盖到村民小组、兴趣小组等妇女生活的最小单元,横向拓展到各类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等领域,实现区域化和网格化管理。推选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中的优秀女性成员担任村妇联主席、副主席各1名,吸纳辖区村民小组中的女性成员、驻村女大学生村官、农村女经纪人、女致富带头人、女性网格员、女性楼栋长、妇女专业合作社、基地,农家乐、产业链、种养殖协会和电商营销、文化社团、巾帼志愿者等行业的女性骨干担任村妇联执委,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作业,有效解决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
(二)创新基层妇联管理办法,力求管理实效。
建立各级妇女代表联系所在区域妇女群众制度,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网络沟通等方式,拓宽诉求表达渠道,增强妇女代表与普通妇女群众的联系。建立镇村妇联执委会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制度,执委每年向所在执委会至少报告1次工作,定期征求意见建议;建立执委联系妇女代表和履职述职制度,执委每人联系一定范围妇女代表,建立工作台账,记录开展联系工作情况,包括联系人基本情况、困难问题、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等;原则上需每半年述职1次,推动执委开展妇女工作调研,提高执委履职能力。同时,建立妇联轮值主席制度。由专(兼)职副主席、执委组成轮值主席团,由轮值主席结合自身所在的行业优势,按月召开轮值主席会议,围绕中心提议并组织策划活动,形成推动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建立妇女群众全程参与妇联工作制度。在部署任务、设计项目、策划活动、推进重点工作时,以开设意见箱、发放调查表、邀请妇女代表列席会议、网络互动等多种方式征求妇女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妇联组织工作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镇、村公示公开栏,公布妇联组织的职责任务、组织架构、妇联干部身份和工作活动安排,在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时,亮出妇联组织的旗帜、亮明妇联干部的身份,让妇女群众有困难想到找妇联组织、能找到妇联组织。
将妇联干部培训纳入镇村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选派和组织妇联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确保一个任期内所有妇联干部轮训一遍。鼓励和支持妇联干部参加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家庭婚姻咨询师等专业培训和资格考试。通过教育实践,使妇联干部熟悉妇女群众的语言和习惯,了解妇女群众的愿望和心声,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手段新方法开展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
(三)引领服务联系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把密切联系妇女群众作为最根本的工作任务,真诚倾听妇女呼声、真实反映妇女意愿、真心为妇女排忧解难,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需求导向,完善“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基层妇女群众需求调研”等机制,采取“看、听、问、帮、报、想、讲、记”服务妇女群众工作法,深入妇女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了解妇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把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贯穿妇联工作全过程。镇村妇联执委要经常性联系一定数量的妇女群众,特别是困难、残疾、留守妇女以及单亲母亲等群体,了解需求、助困解难,切实将妇情民意真实掌握在基层,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落实在基层。组织村妇联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及种花评花赛花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养成种花爱花护花、清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助力新农村建设。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党对妇联改革的领导。坚持实行分级管理、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的体制,找准妇联工作定位,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妇联改革持续深入。推动将党建带妇建作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将深化妇联组织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纳入镇村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抓好任务落实。
(二)强化工作督促。镇妇联牵头抓总、统筹谋划,加强对工作基础差、改革面临较大困难的村的指导督促,帮助村妇联对照问题清单,逐一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倒排时间进度,带领镇村妇联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三)加强典型宣传。及时总结“破难行动”中的好经验、好作法,深入发现挖掘各级先进典型,加大对优秀基层妇联干部、执委、妇代会代表、女性社会组织、巾帼志愿者的宣传力度,并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她们先进事迹,开展宣传造势、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