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部门文件

高台县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620724011/2024-00048
文号
高应急发〔2024〕20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高台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高台县应急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4-04-19 17:16:08
是否有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24年国家和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制定如下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要求,紧扣“强基固本”一个主题,突出“宣传教育、监管执法、演练救援、项目建设、值班调度”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健全体系落实责任攻坚行动、全民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深化行动,专业化执法水平提升行动、企业安全生产智慧建设示范行动、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突破行动等“六大行动”,着力健全体系、着力主动创安、着力治本攻坚、着力提升能力,推进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持续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推进高台实践创造更加良好安全环境。

二、坚持系统治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一)完善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规范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把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察、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和党委、政府督查的重要内容。借鉴安全生产“两个清单”做法,制定防灾减灾职责清单、年度工作清单,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八机制三清单一包保一承诺”措施。全面推开应用安全生产全面责任落实系统,综合运用考核巡查、警示约谈、公开通报、现场督导、媒体曝光、挂牌督办等手段,推动各级各方面全面履职尽责。大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应急救援职责。

(二)健全协同联动的指挥体系。推动构建县级应急指挥部,推进应急系统指挥场所标准化、实战化建设,建成横向联通县级指挥部成员单位、纵向贯通国家省市县应急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推广应用智慧应急APP,推进可视化应急指挥向镇和村(社区)延伸。加强应急指挥部与党委、政府指挥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机制相衔接,细化工作预案和流程,完善各级指挥机构间、部门间、军地间、救援队伍间协调联动机制,重大活动期间、防汛关键时段、重大事故灾害应对处置期间,实行集中统一办公,增强综合指挥协调效能。

(三)建设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修订出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规章,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启动新一轮应急预案修订,推动行业部门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和应急工作手册,指导企业健全应急预案、镇村制定应急响应方案,全面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四)健全顺畅高效的基层应急体系。开展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在全县9个镇全面推广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试点成果,2024年底前实现全部镇级“七有”、村(社区)“五有”目标。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根据各自实际整合工作职责,明确各镇统一归口负责应急消防工作的内设机构,与基层消防站一体化运行、统筹联动。推动设立村(社区)应急消防服务站,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三、突出预防为先,着力推动主动创安

(一)强化风险源头管控。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科学划定区域灾害风险等级,引导人口、设施、产业向更安全区域集中。推动发改、工信等有关部门细化完善重大工程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制度、部门联审联查机制,制定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禁止和限制类产业目录,在规划、立项、建设等每个环节落实安全前提,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准入关。加强工业园区本质安全建设,推动安全风险整治和等级提升,严禁淘汰落后产能异地落户和进园入区。

(二)强化风险制度管控。充分发挥安委会、减灾委和专项指挥机构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健全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和风险联合会商机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分析,剖析苗头性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结合季节变化、重大节日和活动特点,推动针对性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升级改造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设贯通省市县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和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实施地质灾害搬迁、老旧燃气管道更新、农村危桥改造、高速公路提质升级等安全工程,强化行业本质安全。

四、立足固本强基,全面抓好治本攻坚

(一)全力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动态清零,推动企业完善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责任倒查机制,健全覆盖全县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建立分区域、分行业统计分析机制。抓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设应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工程治理,深化城镇燃气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深入排查整治电梯、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互联网+执法”等方式,深入开展精准执法。把治本攻坚纳入党政督考一体化平台考核重要内容,建立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检查月通报制度。组织专家对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指导帮扶,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

(二)全力防范重大安全风险。矿山领域:全面落实中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县贯彻落实措施,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风险管控、重大灾害超前治理、企业基层基础和标准化建设,重新确定所有井工矿山灾害等级,督促企业落实全员风险辨识评估办法。开展“安全班组建设年”活动和企业安全生产智慧建设示范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控治理各类事故灾害,加强尾矿库安全隐患治理。危化领域:推动化工企业自动化改造,巩固提升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优良运行率。推动化工园区、化工产业集中区建设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线上线下监管相融合。加大试生产、“两重点一重大”企业重大隐患查处力度,力促危化领域风险可控。工贸领域:紧盯粉尘涉爆、涉氨制冷等高风险领域,煤气、喷涂等高风险场所,有限空间、筒仓清库、检维修等高风险作业,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全面推行有限空间“先扫码后作业”措施,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消防领域:协调相关部门对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厂中厂、仓储物流中心、医院、养老院、学校、“九小场所”等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强文物建筑、博物馆和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检查。全面整治违规电气焊、占堵消防通道、封闭安全出口等突出风险隐患,强化工矿企业办公楼、食堂、宿舍、工棚等消防监管检查,严防漏管失控。

(三)全力提升监管执法水平严格落实应急管理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定期公布典型执法案例,推广“教科书式”执法。全面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完善“执法+监管+服务”方式,做好行刑衔接,分级分类精准执法。加强专家指导服务和执法检查,加大“一案双罚”和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大事故挂牌督办和提级调查力度,全面落实工矿商贸危化事故挂牌督办,对性质恶劣、冲击人民安全感的典型事故“应提尽提”。优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家库,组织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提高执法专业化水平。

五、坚持防救结合,高效防范应对事故灾害

(一)提升自然灾害应对处置能力。围绕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等单一灾害及多种灾害链,构建覆盖重点区域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自然灾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为灾前防范、灾中应急和灾后处置提供基础支撑。积极对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构建大小结合、高低协同、反应灵敏的无人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大震巨灾及“三断”极端情况下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灾情侦察、三维建模等能力。2024年底前,全县中等以上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域乡镇应急救援力量基本覆盖,队伍基础救援装备配备到位。

(二)做足大震巨灾防范应对准备。健全防震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和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震情会商研判、灾害预测评估等制度措施落实。复盘总结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完善各镇和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和响应工作方案,优化应急响应快速处置、队伍力量指挥调度、部门区域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强化现场应急救援力量统筹,提升抢险救援综合效能。加大应急救援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运用,加大新装备以及队伍自我保障条件的投入,全面提高极端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立足应对“三断”极端情况,紧扣震后群众安置需求补充储备应急救灾物资,扩大偏远山区、地震高风险区前置代储和各级自储规模,提高震后应急救援效率。

(三)严格森林草原防灭火制度措施落实。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县若干措施,健全完善通报会商和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应急、林草、公安、消防等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动,形成协同高效、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进山扫码、入林登记”制度,对进山入林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检查,切实做到“管住人、盯住坟、守住路、防住电、看住庙、禁住火”。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和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形势持续稳定。

(四)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健全风险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醒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高效处置突发险情灾情。聚焦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防涝、野外施工作业和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好各流域汛前检查、重点镇汛中督导,运用人防、技防、物防等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巡查监控。完善洪水防御措施和城市防洪管理,突出低洼区、地下空间、河道景观工程等易涝区域,全面落实内涝应对措施。加强干旱防御救援,科学调度水资源,帮助灾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

六、聚焦实战要求,加快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建立“一专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装备配备和力量补充,强化救援保障,提高队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动员相关部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干部职工、基干民兵、行业专家等方面力量组建防汛抗旱队伍,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卫生应急队伍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持续提升应急救援效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群众自防自治、社区群防群治、部门联防联治、相关单位协防协治的突发事件防范应急体系,提升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二)严抓应急救援队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级标准和考核要求,推动各专业救援队伍积极履行职责使命,编制修订各类应急处突行动方案和应急工作手册,健全完善理论学习、技术训练、培训教育、应急演练、装备管理、值班值守、应急行动等各类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达标创建,比武竞赛和岗位练兵,常态化开展全县矿山、危化、工贸等企业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和安全应急技术指导服务,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三)统筹社会救援队伍发展。开展社会应急资源调查评估,分级分类建立社会救援力量数据库。完善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措施,建立重大事故灾害社会救援力量动员机制,通过签订服务合作协议、搭建服务协作平台等形式,鼓励企业应急救援力量提供社会化救援有偿服务,提升应急志愿服务能力。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明确县镇村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定位,按照分级负责、相互协同原则,将物资采购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结合森林草原火险、防汛、抗旱、地震等灾害形势,探索实行代储备模式,争取将县级储备的相应救灾物资向各镇前置储备。发挥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等不同储备形式优势特点,完善多元化应急物资储备模式,形成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求相适应的物资保障能力。健全应急物资紧急采购、紧急征用和灾后补偿机制,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必要应急物资,监督指导高危行业依法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灾害救助及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强化报灾纪律要求,严格规范报灾时限。

七、强化宣教行动,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一)开展全民性安全宣教行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作为紧迫任务紧抓不懈,把安全宣教触角向基层延伸,更大范围发动和整合应急工作力量、救援力量,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以有形、有感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基层开展安全宣教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快板、三句半、相声剧、小品、知识讲座、实操演练、有奖问答、书画创作、发放资料等方式,逐镇、逐村(社区)、逐企业开展全民安全应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关注安全、关心安全、谨记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针对性安全宣传教育。将安全生产知识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主体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各级安全监管人员开展培训。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对矿山、危化、工贸、建筑施工等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推动生产经营单位每年、高危行业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疏散逃生演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典型事故和执法案例警示教育。

(三)创建特色鲜明的应急安全文化主题场所。丰富拓宽宣传渠道,开辟应急安全文化宣传新阵地,将安全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应急安全文化学习场所。依托各类城市公园、社区,打造集知识性、教育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应急安全文化主题公园、街区,营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一步一知识”的安全教育氛围,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救灾、企业安全生产和居家生活安全防范知识,以图文并茂形式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浸润应急安全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防灾教育,大力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八、坚持严管厚爱,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一)提升政治能力。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紧抓不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政治上看问题。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全面领悟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等新部署新要求。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始终以党的建设引领应急管理工作,自觉把党的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到构建五大体系、开展六大行动的具体实践中去,着力打造应急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

(二)激励担当作为。树立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奋斗精神,积极培育极端认真负责、甘于牺牲奉献的优良作风,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好安全底线。强化激励保障,真心实意关心爱护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大力培树应急管理先进典型,增强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强化实践锻炼,有计划把年轻干部放到重大任务一线、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引导干部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

(三)严明纪律作风。把党章党规党纪教育作为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建立全覆盖的监督机制,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三不腐”,确保应急队伍风清气正、海晏河清。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形成情况在一线掌握、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成效在一线检验、防线在一线筑牢的工作机制。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着力锻造应急铁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