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府文件>>按公文种类分类>>高政办发

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高台县“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的通知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620724011/2022-00044
文号
高政办发〔2022〕67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高台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高台县应急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2-09-01 16:30:00
是否有效

解读文件链接:

高台县“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解读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省市驻高有关单位:

《高台县“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30日


高台县“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


一、现状形势

(一)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期间,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我县自然灾害呈现新态势,干旱、暴雨、冰雹、洪水、沙尘暴、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交织频发,2016年以来我县发生低温冷冻、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17次,给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失。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减灾委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强力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有力有序成功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明显上升,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县防灾减灾工作逐渐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在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配套、信息管理服务、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有力高效,县减灾委综合协调功能全面强化,防灾减灾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职责体系全面建立,特别是2019年国家机构改革以来,顺应改革趋势,注重顶层设计。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迅速调整到位,“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进一步确立,“全灾种、大应急”体制在自然灾害防救工作中的优势逐渐显现,与水务、自然资源、地震、气象、交通、林草等部门灾害应急响应联动、灾情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和社会动员等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2.防灾基础设施不断充实。地震、气象、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监测预警系统不断优化完善,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撤离迅速,有效减少灾害损失。灾情信息管理、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增强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县现有应急避难场所5个,其中,达到Ⅱ级的避难场所3个、Ⅲ级的避难场所2个。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显著提高。持续实施公共设施安全加固工程,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水平。确保主要防洪河道、中、小型水库、城市的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型、小型水库安全度汛。

3.防灾减灾保障更加有力。不断完善应急物资预警、购置、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等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全县现有救灾物资储备库1个,共储备救灾物资7大类23项73332件,其中,省级代储6000件。防灾减灾科技支撑平台初步形成,建成地震、地质、水务、气象等部门协同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实时进行监测、预警、研判。

4.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更加高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七进”活动。积极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6所,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点1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点1个。

5.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健全各类自然灾害预案,坚持“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修订完善各级自然灾害部门预案、专项预案,着力构建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整合对接全县重点行业企业信息资源,初步建成视频会议、风险隐患监控、预测预警、应急会商、远程可视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信息管理共享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组建“轻骑兵”前突小队和志愿消防速报员队伍。强化救援队伍专业培训,将应急演练作为提升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先后开展了全县不同层级的防汛抗洪、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等综合性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应急演练机制进一步建立。

取得成效和进步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环节上仍注重救灾,防抗救全链条工作体系尚未完全贯通,资源分配不够均衡,跨部门信息共享、灾情会商与发布、灾害损失评估等工作机制有待健全。二是职责上相对分散,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健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力量分散,基层防灾减灾力量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灾害风险治理整体格局尚未形成,风险等级不清、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监测预警信息化,数字化应用不够深入。防灾减灾业务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不够,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信息化和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防灾减灾数字化应用场景较少,灾害监测数据未能完全转化为数据资源。四是科技应用能力滞后,核心科技应用较少。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匮乏,防灾减灾科研团队、创新平台、科学装置和实验仪器较少,高质量科研产出不足,技术型、知识型和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高台县防灾减灾事业必须对接重大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发展需求,准确抓住发展机遇,扎实高效推进防灾减灾高质量发展。

1.“大安全”理念对防灾减灾事业提出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闭环管控,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安全格局中全新谋划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新定位,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防灾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防灾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2.“大应急”体系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担当。随着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重构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格局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灾减灾工作需要主动融入和全面服务应急管理。

3.“大发展”背景对防灾减灾服务提出新要求。我县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提出更高要求。新型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美丽乡村等新发展行动的实施推进,呼唤更加安全可靠、实用的防灾减灾服务新形态、产品新模式,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需要。

4.“大数据”时代对防灾减灾转型提出新方向。按照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加速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资源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全面加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把握数字化改革脉搏,通过数字赋能和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开辟新方向,加速推进防灾减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夯实自然灾害风险防治基础,提升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增强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科技信息支撑,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1.人民至上,持续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着力点,以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通过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工作,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抗救全过程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灾害管理工作。

3.依法应对,数字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数字支撑能力和水平。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要求,坚持国家和省、市政府统筹指导,县政府就近指挥。构建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强大合力。

(三)规划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综合集成、多元协同的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现代化体系,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治、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高质量防灾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高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县级防灾减灾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基本实现防灾减灾数智化运行,防灾减灾主要业务数字化应用实现全覆盖,整体智治水平大幅提升。

——风险防治能力全面提升。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健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基本查清,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风险防治的灾害治理体系全面建成,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全面有效提升。

——预警预报水平逐步提高。建成统一的多灾种预警发布和信息管理平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升。建成灾害基础数据库和构建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形成不同灾害应对的数字化场景应用,防灾减灾精密智控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保障效能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法规标准和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数字防灾减灾建设成效显著。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1.理顺优化工作职责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推进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强化各镇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聚集各部门职责,建立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的多部门协同应对模式。探索推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责任的有机融合,“防”是各行业部门的共同责任,“救”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应急管理部门立足综合管理部门定位,发挥综合优势和协调优势,做好统筹协调和综合防范工作。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县减灾委员会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四个协调指挥机构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各类灾害的防御主管部门“专业防、兼顾救”,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综合防、主导救”,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形成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权责明晰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制度,理顺行业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职能,健全行业部门防治工作权责清单。

2.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统筹协调、高效处置的灾害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强化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及跨部门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体系,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流域性洪水调度方案、水利工程控制运用计划、水利工程安全应急管理方案、涉水工程度汛方案等,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推进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修订县、镇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所在行政村应急避险工作手册。完善“专项+分灾种”预案无缝对接的全灾种应急预案体系。

3.健全信息管理机制。构建灾害信息统一管理机制,深化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配合市上推进“市-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采集报送和服务发布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平台,建立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一体化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以及军地间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通报共享机制,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完善统一信息发布机制,细化预警信息等级标准及响应措施。

4.完善灾害救助机制。推动制定本区域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建立自然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完善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捐赠的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的指导。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健全灾情核查评估机制,探索完善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

(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1.提升灾害风险评估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城市内涝、森林草原火灾和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开展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组成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机构,制定评估技术标准,开展主灾种评估、多灾种评估、灾害链评估和区域综合评估。探索建立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业队伍、工作资金保障机制和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2.开展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完善一体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按照主动防灾、区域减灾、系统治理的思路,针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程度高的重点流域或区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差异化综合整治手段,源头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升区域地质灾害安全韧性。开展重点区域的民居、桥梁、河堤大坝、供电供水、通信、输油气管线、交通设施及生产经营单位等建构筑物结构调查,全面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全面收集获取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及历史灾害等方面信息。充分利用已开展的各类普查结果,统筹做好相关信息的补充和新增、更新调查信息。建立全县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形成灾害风险隐患“一张图”。

3.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防洪防治工程,加固主要河流干堤工程,优化主要河道防洪工程布局,系统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以加强重大防洪治涝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黑河治理工程,强化城市防洪排涝安全,提升城市防洪安全。加快病险水利工程加固提标,开展中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和塘坝安全动态评估,全面消除直接威胁群众的安全隐患。完善黑河高台段防洪工程体系,主要提升农防段和山洪沟道防洪、拦洪工程标准,进行河道、山洪沟道治理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

4.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在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易发区,以镇村民居、城市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危化品厂库、水库大坝、重大工程等为重点,实施抗震加固工程。加强一般地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民居、公共设施的加固改造,实施农村民居加固示范工程建设。到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5.提升地质灾害治理风险隐患双控能力。将新发生地质灾害点列入下年度综合治理计划,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引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山区群众向县城、中心镇村集聚。科学制定避让搬迁项目计划,编制搬迁安置方案,做好搬迁安置点选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确保搬迁安置点安全。到2022年底,完成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体性评估。

6.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突出强化“政府主导、资源融合、科技支撑、依法运行”的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模式。开展多手段立体组网观测及短临预警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智能监测识别和预报预警。建立逐10分钟空间分辨率0.5-1公里的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业务。健全常态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防灾减灾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15分钟直达网格传播率90%以上,规范、有序推进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以及森林草原火灾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持续完善以预警预报为先导的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与响应机制。

(三)推进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1.健全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运用全网远程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与全维动态展示技术,建设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融合风险隐患监测感知数据,实现灾害全要素综合监测。建立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各涉灾行业管理部门、专家团队、属地政府、灾害事故现场等多方参与的远程会商平台,构建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加强风险监测数据分析处理,通过多源信息的综合展示和多方参与式会商,实现重点隐患排查。提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报预警能力。加强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密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分类监测。

2.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国家、省减灾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以及我县现有相关系统,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将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获取传输、应急防治、生命搜索救援等方面,强化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工作。应用星、天、地联合监测预警技术,提升灾情监测、响应、决策和指挥能力。

3.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布局。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地方标准和管理办法,科学合理布局,分级推进建设。综合全县人口分布和灾害隐患分布,将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内容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依托现有学校、体育场馆、广场等公共场所,规划新建或改建应急避难场所,满足灾害多发区域应急避难需求。综合利用镇、村(社区)现有设施,采取确认、修缮、新建等方式建设综合应急避难场所,至少新建1处功能完善、平战结合的大型避灾安置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和装备的配置,提高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拓展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和避灾安置功能,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应急预案,组织群众开展紧急状态下避灾安置场所运行应急演练,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

(四)充实防灾减灾救灾力量

1.筑牢专业救援防线。加强综合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健全快速调动机制,强化救援人员配置、装备配备、日常训练、后勤保障标准化建设,提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2.充实基层防灾力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整合消防、民兵、治安等力量,建设镇和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到2025年,全县各镇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率达到100%,推动村(社区)建设“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基层应急网格化建设,全面推进镇、村(社区)应急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制定完善网格员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清单,将防汛防灾、森林防火、自然灾害风险排查纳入网格管理日常工作职责。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机制,加强县、镇、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人和基层一线干部培训。健全灾害信息员、气象协理员和综治网格员融合互补的基层灾害防御团队。完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推动防灾减灾功能和场景纳入未来社区建设内容,到2025年,创建3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支持培育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发展,加强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建立完善高台县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积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高效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探索制定政府购买防灾减灾社会服务等相关措施,建立救灾紧急征用补偿制度,设立政府购买减灾救灾服务项目清单及标准。推动全民志愿者服务,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技能培训与管理制度,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参与应急救援与服务。加强救灾捐赠管理,健全救灾捐赠需求发布与信息导向机制,完善救灾捐赠款物使用信息公开、效果评估和社会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完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鼓励保险公司研发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商业巨灾保险产品,推进防汛防灾、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和重点地震易发区开展巨灾保险制度试点建设。推进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商业财产保险等“扩面、增品、提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灾害风险保障需求。

4.提升公众防灾素养。深入推进防灾科普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利用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谐社区(村)、平安校园、综合减灾社区等载体,以及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普及各类安全和应急避险常识,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思想意识,定期普及民众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企事业单位履行防灾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等社会责任,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灾素养。

(五)夯实防灾减灾保障基石

构建法规制度体系。根据国家和全省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结合我县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准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社会参与等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县、镇、村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工作规程,制定灾害救助工作相关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完善物资保障体系,在已有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实物储备为主,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为补充的储备模式,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政府采购、调剂调用等机制,推动家庭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和有机更新工作机制,规范应急物资补充、更新标准,制定灾害应急处置期间紧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优化紧急采购流程。加强与省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衔接、协同。整合行业应急物资数据库信息,建设综合型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四、重点工程项目

(一)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要求,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完成全县普查,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自然灾害风险全链条、全周期精准治理。

1.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气象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覆盖全县的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基础数据库,编制危险性区划图件;地质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建设多级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编制危险性评价图系;水旱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完成暴雨洪水易发区调查分析、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图编制等,建立水旱灾害危险性调查数据库;城市内涝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城市内涝隐患排查数据库,编制灾害风险图;森林火灾致灾调查与评估,建设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编制危险性分级分布图;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活动断层分布图、场地类别分区图以及县级1:5万地震危险性图等。

2.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生成全县承灾体数量或经济价值空间分布图、综合减灾资源分布图与综合减灾能力图,建立历史灾害数据集、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数据库等。

3.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编制各类主要灾害和森林火灾的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方案。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建设县级和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

(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3年,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抗震加固,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1.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对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易发区,以镇村民居、城市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幼儿园,以及交通生命线、电力、通信、危化品厂库、水库大坝、重大工程等开展抗震能力调查、评估、鉴定和加固。同时加强一般地区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民居、公共设施的加固改造,实施农村民居加固示范工程建设。

2.地震小区划探测工程。配合省、市地震局开展南北地震带甘肃段、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等主要活动断层1:5万填图和关键构造部位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对县城区地震小区划活断层进行探测,为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新农村抗震改建等提供科学依据。

(三)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到2025年,基本消除病险水库,危险堤坝、重点中小河流主要河段基本完成达标建设,黑河干流防洪能力总体上达到10年一遇,城区达到20年一遇;城区防涝框架基本形成,涝水外排条件显著改善,排涝能力全面达到20年一遇;在流域性工程共同作用下,全面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现到期工程当年安全鉴定,三年滚动实现水库除险加固存量清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黑河防洪工程。实施黑河防洪,以防范重大风险、全面消除高台境内病险堤坝为出发点,协同推进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丰富黑河“安全+N”融合功能,建设安全可靠、绿色生态、功能综合、运行高效的高等级黑河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境内全流域治理,围绕“上蓄挖潜、空间腾挪,中防提标、功能综合”达标加固等工程,进一步优化防洪工程布局,系统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打造“冲而不垮、漫而不决”的安全屏障。实施黑河治理工程及黑河高台段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

2.实施流域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流域“上蓄”潜力,建设骨干河流源头控制性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保民生、兜底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中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加快病险水利工程加固提标,进一步增强流域上游调蓄能力。开展水库安全动态评估,全面消除直接威胁群众安全的中小型水库和塘坝的安全隐患,建设美丽水系。计划投资27882万元,实施山水河水库工程、摆浪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山水河河道治理二期工程、城镇重点防洪治理工程以及新坝镇红沙河村西沙河泥石流治理工程,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四)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灾害监测预警设施。

1.水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加强水情、旱情监测及预警发布,推行“雨量和水位并行、监测与预报融合”,提高预警时效;绘制主要河流、主要山地洪水“风险一张图”,推动洪水风险图社会化应用;建立重要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

2.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推广森林草原防灭火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静动态防火监测体系。启动烟火智能识别、红外线探测、全天候自动值守的“草原森林智眼”数字防火智控系统建设。积极探索无人机巡护等数字化新手段,实现草原森林火情24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

3.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对现有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智能化升级,积极开展区域气象观测数据适用性评估,提高观测数据可用性。完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信息化系统,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运维保障能力,实现业务故障快速定位和解决。在全县气象灾害易发多发点架设8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平均站网间距10-15公里布点,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实施气象预警信息“村村响”工程,为全县136个行政村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进一步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在高台黑河湿地典型生态系统区建设生态气候观测站,包含薹草和芦苇生长观测场地、气象观测场地等,增加空气湿度、CO2、H2O土壤碳通量和能量通量、光合作用仪等要素观测,配备植物样品处理与常规分析仪器。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等分类分级监测,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点10个,统筹气象、水务等部门雨量监测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监测站布设。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明确网格事务和职责,加强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计划投资1200万元,实施山洪灾害监测非工程措施巩固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到2023年,建成市县一体化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升地质灾害自动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监测预警覆盖面,大力研发和推广功能简约、精度适当、运行可靠、成本较低、推广适用性强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建立覆盖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的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到2025年,完成主城区重点区域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布局,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地面沉降和地质体形变监测为重点的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感知系统,动态监测、展示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变化情况,通过前端监测感知、中端智慧预警、末端应急响应,形成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感知工作闭环。

5.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及信息化专项工程。构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模块,建设覆盖全域的自然灾害重点信息感知网络。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具有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一体化智能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项目。

(五)基层防灾安全保障工程

强化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引水灭火”工程建设,不断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提升基层防灾安全保障能力。

1.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积极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项目,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和应急预案,加强社区灾害应急演练。

2.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计划投资200万元,实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到2025年完成全县5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改造,切实提升避灾安置场所的辨识度及管理能力,强化避灾安置场所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转移安置舒适度。

3.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围绕“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需求,全面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计划投资5800万元,实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新建全县应急物资储备“一中心四库”,在南华工业园内建成全县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在新坝镇、罗城镇、骆驼城镇、黑泉镇建设物资储备分库,提升我县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4.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和“引水灭火”工程建设。按照市级统一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引水灭火”工程建设,配备“引水灭火”新型机具,提升森林草原火情早期处理能力。计划投资3118万元,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项目,购置大中型侦察、灭火、洗消、吊装、转输、封堵、围闭、掘进、汲(排)水、供电以及特种车辆等防灭火救援装备,以及智能型防汛专用移动泵站柴油移动泵车、防汛气动打桩机、防汛折叠储水式挡水墙挡水坝等防汛抗洪装备。到2025年,全县基本完成蓄水池等基础应急设施建设,新增储水桶30只,配备高压水泵8台。

5.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工程建设。大力提升我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依托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点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保障水平。通过增加作业频次,扩大作业规模,显著提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等能力,为我县生态恢复、抗旱救灾、水库蓄水等提供有效保障,为提高农牧业生产能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在我县现有马尾湖、石灰关水库2个作业点的基础上,在骆驼城镇、宣化镇一带新增2个流动人影作业点,购置自动化火箭发射架2套、人影作业特种车1辆、人影作业火箭弹400发。

6.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工程。计划投资345万元,建设应急指挥平台扩建提升项目。在现有平台(已完成会议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配套应急指挥系统,“一网十库”、移动可视化指挥调度等软硬件系统。同时,计划投资364万元,建设窄带370MHz固定基站、无线通信系统,采购移动卫星接收设备等,确保在当地网络断网的情况下,实现与突发事件现场的通信联系。

7.应急体系能力提升培训工程。计划投资269万元,实施应急体系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以委托培训的方式分批对各部门、镇、行政村(社区)、各经营主体的应急战线上的人员进行全面应急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构建形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平战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8.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降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农牧业开发强度,推进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湿地生态修复和水源地保护。不断推进全面感知监测网建设,计划投资6250万元,实施地下水资源管控升级改造工程和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项目,完成对全县4000眼地下水机井已安装的智能化计量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全县17座水库监测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安装。

9.基层应急装备配备项目。计划投资590万元,实施基层应急装备配备项目,主要为基层应急管理所配备应急车辆、听证取证设备、现场监督检测设备等装备,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六)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1.地震速报网监测工程。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布局,依托正在实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依托市级信息节点,科学合理布设全县地震预警终端,全面提升我县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在全县各镇、中小学校建设地震预警台站和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预警对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作用。强化预警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和重点单位、企业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全面提升我县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2.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开展通讯设备、灾情评估设备、地震现场指挥部设备、救灾救援设备建设,配备卫星电话,配套GPS卫星定位仪和短波无线对讲机,完善地震应急通讯功能;配备摄像、照相、录音器材、提高现场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配备车载电台、指挥部工作帐篷、基本工作用具、发电照明、笔记本电脑、数字传输设备;配备生命探测仪、千斤顶、破碎机等救援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地震宏观观测网、灾情速报网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在地震预报、灾情核查、科普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加强地震预报。依托国家和省、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程,建设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及时推送地震预警信息。强化灾情信息专报,震后快速提供灾情速报、趋势判定、灾情评估结果和灾情实时动态信息,提出精准化决策建议,满足灾区应急决策指挥和社会公众地震信息需求。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地震风险评估、工程抗震、减隔震应用等技术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导与培训,引导农居建设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提升农村民居抗震防灾能力。健全完善全县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预评估和震后灾情快速评估,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等地震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综合信息“一张图”,做好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为政府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本规划的实施由县减灾委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将防灾减灾的防治目标、设施分布、示范点数量、储备物资点布置等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建立县、镇两级联动和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注重规划落实。按照“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协调与衔接机制,各镇及相关部门要加强防灾减灾重大政策、重点工程项目与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推动防灾减灾规划任务内容纳入全域空间治理体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优化要素保障。完善支持应急管理工作财政体系,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支持,强化地方财政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优化支出结构,把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纳入民生工程,优先支持列入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聚集,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多元化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为应对灾害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人才支持。

(四)规范评价监督。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完善评估过程,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重点对规划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各镇、各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县应急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完成本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并向县政府、县减灾委提交本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进展情况评估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